小麦催芽播种技术? 农大小垄播种小麦技术?

小麦催芽播种技术?

答:小麦种选购后,应妥善保存,防虫蛀及受潮,可放冰箱或常温干燥处保存,使用时首先去除杂物及破裂,缺胚、腐坏等不能发芽的麦种务求净尽。

将挑选过的麦种,用冷水浸泡约4至6小时,以促进小麦快速萌芽。

将浸泡约4至6小时后的水分倒掉,然后均匀铺在浅盘上用布盖,一天换水沥干两、三次,保持湿度,大至1至两天后,会长出白芽。

将催芽后的麦种均匀分布在泥土上,盖上无防后用喷壶洒水,使其保持湿润,以后每天洒水一次,保持土壤适度湿润。

农大小垄播种小麦技术?

小麦垄作栽培技术

2.1地块选择

小麦垄作栽培技术特别适宜于耕层较厚、肥力较高、保水保肥能力较强的高产麦田水浇地块。传统平作条件下,该种麦田往往田间通风透光条件较差,群体偏大,湿度较高,病害和倒伏严重。选择适宜地块尤其重要,一般小麦垄作栽培适宜于水浇条件较好、地力较肥且肥力高、耕深较厚、保水保肥的地块。

2.2整地起垄

播种前要有充足的底墒,土壤重量含水率实测值以占田间持水量的65%~85%为宜。如果墒情不足,可播种后再及时浇水,或先造墒再播种。起垄前可用圆盘耙耙地,消除土坷垃,然后起垄。合理确定垄间距,垄上小麦的行距15~18cm,垄间行距40~45cm。该种方式有利于充分发挥小麦的边行优势,同时茎秆粗壮,株高降低,叶片厚实,夜色浓绿,适时灌浆成熟,落黄较好。注意少施肥。

2.3品种选择

在品种选择上,多穗型品种较为合适。这样有利于充分利用空间资源,扩大光合面积,提高单位面积穗数,实现增产。而对于大穗型品种,其分蘖成穗率较低,可适当增加播量,以增加基本苗数,提高单位面积穗数。

2.4适期播种

确定适宜的播期、播量,掌握合适的播种深度。据济宁市气象局统计资料分析,小麦常年播种日期平均为10月5日前后,而随着近10年气候变化,年平均气温逐渐升高,近几年济宁市适宜的播种期应往后推迟7d左右,大约在10月12日,因此为了培育小麦壮苗、控制旺长、减少冻害发生,以少量播种、适期晚播为宜,可在10月12日前后播种。

2.5田间管理

适时浇好越冬肥水,保证幼苗正常生长及冬前良好墒情,春季干旱年份要及时浇灌返青水,保证起身后的苗期生长,有利于预防晚霜冻害。小麦起身拔节期追肥,可将肥料撒在垄沟,一般施氮肥170kg/hm2左右为宜,然后再顺垄沟浇水。小麦孕穗灌浆期应注重肥水管理,此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此期如果脱水脱肥,会直接影响产量及质量。缺水脱肥地块应及时浇灌肥水,以延长籽粒灌浆时间,提高干物质积累,保证小麦的产量和品质。此外,注意病虫草害的及时防治。小麦垄作栽培技术虽然使得田间病、虫、草害减轻,但对穗蚜应尽早预防,撒施一定量的草木灰即可,尽量少用农药。

2.6适期收获

及时用收割机收割小麦,如果小麦成熟过度再收割,会造成籽粒的损失,从而影响小麦的最终产量,同时还为下茬作物玉米的管理增加了难度,因此应该做到适期收获,保证产量。

中国小麦播种最先进技术?

一、科学播种

1.播前准备播前要精选种子,去除病粒、烂粒等,并选晴天晒种1~2d。种子包衣和药剂拌种为预防土传、种传病害及地下害虫。近年来小麦根部和茎基部病害特别重,必须做好种子包衣,可用咯菌腈(2.5%适乐时)20ml拌麦种10kg进行包衣;小麦全蚀病发生区,可选用硅噻菌胺(12.5%全蚀净)20ml+咯菌腈(2.5%适乐时)20ml拌麦种10kg进行包衣,可加40%甲基异柳磷乳油20ml拌麦种10kg进行拌种防治蝼蛄、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地下害虫严重地块,每亩可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0.5kg,加水1kg,拌适量细土在耕地前均匀撒于地面。

2.精细整地应在前茬玉米收获后及时粉碎秸秆全部还田,秸秆切碎长度5ml左右,均匀撒于地表,要用大型拖拉机耕翻入土,耙耱压实,墒情不足及时浇塌墒水,每亩补施尿素5kg,可加速秸秆的腐化,能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旋耕播种前必须耙实,提倡用大型拖拉机深耕,耕后耙实耙细,达到平整土地、上虚下实、保墒抗旱。

3.施肥要求科学测土配方施肥,坚持以有机肥为基肥,每亩施有机肥4000kg,合理平衡施用化肥,实施配方施肥,500kg以上高产田每亩施尿素25kg,过磷酸钙100kg,钾15kg硫酸锌2kg、硼肥0.5kg或45%复合肥70kg,要有机无机相结合。一年两熟麦田应注意增加磷肥施用量。

4.播种要求选择适期播种,提倡精播半精播播种。小麦最佳播期为10月10-20日,播前土壤墒情不足的麦田应适时造墒,确保一播全苗。要掌握适期播种的范围内,一般亩播量9-12kg,晚播麦田可适当增加播种量,一般每晚播3d亩增加播量0.5kg,但亩播量不能超过15kg。用小麦精播机或半精播机播种,要求做到下种均匀,不漏播、不重播,深浅一致,覆土严实,地头地边播种整齐,播种深度以3-5cm为宜,应掌握沙土地宜深,黏土地宜浅;墒情差的宜深,墒情好的宜浅。

二、冬前及越冬期管理

1.浇口墒水对于口墒较差、出苗不好的麦田应及早浇水;对口墒差、土壤暄松的麦田先镇压后浇水;对晚播且口墒差的麦田及时浇蒙头水。浇水后适时划锄,松土保墒。

2.查苗补种对麦田缺苗在15cm以上的地块要及时开沟补种同品种的种子,墒情差时在沟内先浇水在补种。

3.看苗管理对于因地力、墒情不足等造成的弱苗,要抓住冬前有利时机追肥浇水,一般每亩追施尿素10kg左右,并及时中耕松土,促根增蘖可浅锄松土,增温保墒,促苗早发快长。对有旺长趋势的麦田,要及时进行深中耕镇压,也可喷洒15%多效唑抑制其生长。

4.科学冬灌对秸秆还田、旋耕播种、土壤悬空不实或缺墒的麦田必须进行冬灌,可促进小麦壮苗越冬,防止麦苗冻害。冬灌的时间一般在日平均气温3-4℃左右时开始进行,禁止大水漫灌。浇过冬水后的麦田,在墒情适宜时要及时划锄松土,以免地表板结龟裂,透风伤根造成黄苗死苗。

5.病虫草害防治越冬前是小麦纹枯病的第一个盛发期,正是防治的最佳时期,要及时防治,同时挑治小麦蚜虫、红蜘蛛,每亩可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g+4.5%高效氯氰菊酯30ml兑水50kg喷雾。要及时化学除草,于11月上中旬至12月上旬,日平均气温10℃以上时为杂草的出土高峰期,出土量占杂草发生总量的95%左右,所以要抓住有利时机防除麦田杂草。根据杂草种类使用不同的除草剂。每亩可用10%苯磺隆15g,有恶性杂草可加20%使它隆乳油40-50ml兑水30kg喷雾防治,在野燕麦发生严重的麦田可加入6.9%精恶唑禾草灵50-75ml喷雾。

三、返青至抽穗期管理

1.中耕划锄返青期各类麦田都要普遍进行浅中耕,以松土保墒,破除板结,增加土壤透气性,提高地温,消灭杂草,促进根蘖早发稳长。

2.因苗制宜对高产苗麦田应积极推广前氮肥后移技术,在小麦拔节中期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尿素8-10kg;对于偏弱苗麦田应在起身初期进行追肥浇水,一般每亩追施尿素10-15kg并配施适量磷酸二铵;对于有旺长趋势的麦田,可在起身期每亩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30-50g兑水30kg均匀喷雾。对麦田严格控制追氮量,防止倒伏或贪青晚熟。

3.预防晚霜冻害我县小麦晚霜冻害频发区,小麦拔节期前后一定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在预报有寒流来临之前,采取浇水、喷洒防冻剂等措施,预防晚霜冻害。一旦发生冻害,应及时采取浇水施肥等补救措施,一般每亩追施尿素5-10kg,促其尽快恢复生长。

4.防治病虫草害在小麦返青期是麦田杂草防治的有效补充时期,对冬前未能及时除草、而杂草又重麦田,此期应及时选择除草剂进行化除。小麦起身至拔节期,气温达到10℃-15℃是纹枯病第二个盛发期。要重防小麦纹枯病同时挑治蚜虫、麦蜘蛛,每亩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g或25%丙环唑乳油30ml+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g+1.8%阿维菌素乳油15ml,兑水30kg喷雾防治,连喷2-3次。

四、抽穗至成熟期管理

1.适时浇好灌浆水小麦生育后期如遇干旱,在小麦孕穗期或籽粒灌浆初期选择无风天气进行小水浇灌,此后一般不再灌水,尤其不能浇麦黄水,以免发生倒伏,降低品质。

2.防治病虫害抽穗扬花期是防治条锈病、白粉病,科学预防赤霉病,重点防治穗蚜、吸浆虫。每亩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g+30%戊唑醇悬浮剂20ml+4.5%高效氯氰菊酯75ml,兑水50kg喷雾防治,间隔5-7d再喷药一次。如喷药后24h遇雨,应及时补喷。灌浆期是多种病虫重发、叠发、为害高峰期,必须做到杀虫剂、杀菌剂混合施药,一喷多防,重点控制穗蚜,兼治锈病、白粉病和叶枯病。每亩可用30%戊唑醇悬浮剂20ml加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g再加入磷酸二氢钾150g或1.5kg尿素兑水50kg喷雾可以起到补肥增产、以防早衰、防干热风危害,提高粒重,改善品质的作用。

五、适时收获

在小麦完熟初期或蜡熟末期适时收获。若收获期有降雨过程,应适时抢收。

播种小麦的别称?

这个我应该在行,因为我就是一名拖拉机手,每年都要耕地。在我们河南省,播种小麦叫耩麦,这个字有点难写,讲麦。论起耩麦,别的地方叫浮麦子,麸麦,空空麦,麦子软粒,麦。但我们就叫耩麦,没有用过别的称谓。耩麦在我们这一般到阳历十日一往后,就是在寒露左右。民俗讲,秋分早,霜降迟,寒露耩麦正当时。

小麦如何播种?

播种技术要点:;

1.深度适宜,一般4~5厘米。冬播气候寒冷、旱地、墒情不足、土质松软的稍深;春播,粘土地、土壤湿的稍浅。 ;

2.深浅一致,调好播种机械耧腿和弹簧,力求各行深浅一致,均匀度良好。 ;

3.下种均匀,提高摇耧技术,调整好播种机排种输,保持开沟器不受堵,以免漏播。 ;

4.播后镇压,北方麦区播种前后镇压的目的是沉实土壤,便于种子与土壤密接,利于幼苗吸收养分,同时还有保墒防寒防风的作用。 ;

5.播后带耙,北方水地麦区,播种较浅,播后一般要带耙细平,不留垄沟。北方旱塬丘陵地区,为了播后增加土壤受光面积以促早发苗及接纳秋季雨水,多采用播后不耙留耧沟,入冬耙耱保麦根的办法。 ;

6.防止烂耕烂种,南方麦区在前茬水稻收获前,于稻田四周开好围沟,排除地表水,降低潜层水。水稻收获后,抢晴天机耕,或人工薄片深翻,以利爽干。

小麦播种时间?

一,冬小麦

从9月的中下旬到11月的上旬都可以播种冬小麦。

冬小麦的适播期,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和品种特性来确定,以冬小麦入冬前能够达到壮苗为标准。

农谚常说,"秋分早,霜降迟,寒露播麦正当时"。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寒露播种小麦有点偏早。按正规的说法是,以当地气温稳定在0℃的时间向前推算,当0℃以上的积温达到520℃左右的日期,即为适宜的播种期。

在此期间,能够达到壮苗的最佳播种期,一般只有10天左右,能长成一般壮苗的播种期,有20天左右。

一般来说,薄地早播,肥地晚播,冬性强的麦种早播,冬性弱的适当晚播,做到早中求适,适中求快,快中求早,缩短播期。

但有时因气候,腾茬等原因造成晚播,可以播种土里捂麦子,即在当地小麦停止生长前十几天前后播种,也可以,但需增加播种量。

总的来说,从9月的中下旬到11月的上旬都可以播种冬小麦。

二,春小麦

春小麦适宜于在温凉的条件下生长,适期播种最为关键。

春小麦适期早播种的时间为,以当地昼夜平均气温稳定在0–2℃,土表化冻7厘米左右时最为适宜。

春小麦在适期播种的范围内,在保证播种质量的基础上,春小麦播种越早,产量越高,早播就意味着增产,晚播就意味着减产。

为什么小麦精少量播种技术能增产?

答:小麦精(少)量机械化播种技术通过机械手段将一 定数量的小麦种子按照规范化要求的位置(行距、粒 距、深度)播人土壤,以达到减少种子用量、实现高产 的目的。

该技术将传统的“大肥、大水、大播量”栽培 技术改变为“足肥、足水、小播量”高产栽培技术。

在土壤、水肥条件好的高产地块,通过机械降低播 量,提高播种质量,改善群体内有效分蘖的光照和营养 条件,处理好群体与个体发育的矛盾,使个体营养良 好、根系发达、成穗率高、籽粒饱满,从而获得高产, 一般亩增产40~60千克。小麦精(少)量机械化播种技术播种环节要求精 播、少播、匀播,在此基础上要实现节本高产的目标, 对小麦精(少)量机械化种植各环节即优选良种、精细 整地、科学施肥、适时精播、大田科学管理等方面提出 了相应的要求和规范。

小麦的播种期?

小麦是一种秋、冬季作物,播种期视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而定,一般分为春播和秋播两种方式。

春播的小麦一般在3月至4月左右进行,具体时间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温度和水分等因素而定。春季播种的小麦生长周期相对较短,通常在120天左右即可成熟收获。

秋播的小麦一般在9月至10月左右进行,由于天气逐渐变凉,所以需要保证播种前后的土壤水分充足。秋季播种的小麦生长周期相对较长,需要经过一个冬季才能成熟收获。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小麦品种和种植区域可能会有差异,因此在实际种植时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确定最佳的播种时间。

陕北小麦的播种时间?

陕北一般是种植冬小麦。种植时间是九十月份。

小麦的种植时间,小麦分为冬小麦和春小麦,冬小麦一般在9~10月份播种,次年4~5月收割,(以长城以南为主),春小麦一般在春节后播种,8~9月份收割,(以长城以北为主)。

小麦玉米的播种密度?

小麦收获之后,玉米也该播种了,现在种植玉米都讲究精量播种,不同的品种种植密度不一样,一般包装上都会有标注,如每亩地播种4500棵左右。那么,播种密度确定后,怎么计算每亩地的播种行距和株距呢?遇到这样的换算,会让很多农民大伤脑筋。看完下面,你就会马上明白了!

玉米是分行种植的,分为等行种植和宽窄行种植。那么种玉米株距是多少?玉米株距如何计算?下面我们就来大致了解一下。

玉米的株距(有的农民叫垄距)是指每行玉米里面相邻两株玉米的距离;玉米的行距是指相邻两行玉米的距离。

1.玉米株距的计算方法如何进入

精量播种株距(米)=667(平方米)÷平均行距(米,一般为0.57米)÷亩留苗数×种子发芽率(一般大于92%);1米=3尺=30寸。

按尺算是一样的,1亩=667平方米=6000平方尺。

宽窄行方式首先计算出平均行距即可,播种质量和除草剂等造成的出苗损失较大时应适当缩小株距,不间苗。

温馨提醒:精量播种对种子质量(特别是发芽率、净度)要求非常高,发芽率低于92%不可精量单粒播种。

2.半精量播种种子

半精量播种株距(米)=667(平方米)÷平均行距(米,一般为0.57米)÷亩留苗数;1米=3尺=30寸。

采用半株距或一穴两粒播种时一般种子发芽率大于85%但小于92%。定苗时按株距定苗,缺苗时就近留一穴双株。

3.如何算一块地的玉米的多少株

株(棵)数=[(地长÷株距)+1]×[(地宽÷行距)+1]

比如长30米,宽20米的地块,玉米按等行行距60厘米,株距30厘米,种有多少棵玉米。

[(30÷0.3)+1]×[(20÷0.6)+1]=3434棵。

4.玉米密度表

不同类型的品种具有不同的耐密性,紧凑型杂交种耐密性强,密度增大时产量较稳定,适宜种植的密度较大,平展型耐密性差,密度增加范围小,若增加密度就会减产。

平展型中晚熟玉米杂交种。此类品种、植株高大、叶片较宽、叶片多、穗位以上各叶片与主杆夹角平均大于35度,穗位以上的各叶片与主杆夹角平均大于45度。每亩留苗3000~3500株为宜,适宜春播能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增加有效积累提高产量。

中间型。此类品种的叶片与主杆夹角介于紧凑型和平展型之间,多数属中早熟耐密品种,每亩留苗密度在3500~4500株之间,适宜麦垄套种或油菜茬播种。

根据品种特性、产量水平、土壤肥力及施肥水平选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