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鸡育雏温度?

一、公鸡育雏温度?

温度与雏鸡的体温调节、活动、采食、饮水、饲料的消化吸收、抗病能力和生长发育等有密切关系。育雏前两周雏鸡恒定自身体温的功能较差,需要依靠环境温度来调节。温度过低,体热散发加快,雏鸡因怕冷而密集,不爱采食和活动,影响生长发育并诱发白痢,造成挤压伤亡;温度过高,影响雏鸡的正常代谢,雏鸡食欲减退,大量失水,体质变弱,生长发育缓慢,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感冒或感染呼吸道疾病以及发生啄癖。所以育雏时一定要掌握好适宜的温度标准。

正常情况下,刚出壳的肉用雏鸡要求的育雏温度为33℃-35℃,以后每周下降2℃-3℃。衡量育雏温度是否合适,除了观察温度计外,主要是观察鸡群精神状态和活动表现。温度过高,雏鸡远离热源,张口喘气,饮水量增加张翅下垂,食欲下降;温度过低,雏鸡互相拥挤、扎堆,靠近热源,羽毛蓬乱,不断发出“唧唧”叫声,采食减少。育雏期鸡群所需温度为:0-7日龄为29℃-31℃;8-14日龄为27℃-28℃;15-121日龄为24℃-25℃;以后为18℃-21℃。

育雏时应将鸡舍用隔帘分隔成两部分,用前部分育雏,育雏期面积按10.8只/平方米计算。

用保温伞育雏。每只保温伞可养400-500只雏鸡,保温伞周围高度为30-50厘米,距保温伞下的温度为35℃,而保温伞周围为27℃,第二周保温伞下的温度为29℃-32℃,温度为24℃,保温伞护围3天就开始逐步扩大,直到一周后全部拆除后,鸡群密度约为10.8只/平方米。

整个鸡舍供暖。为了节约燃料,开始隔出的育雏面积要保证21只/平方米,随着雏鸡日龄增大及育雏所需温度的逐步降低,逐渐将隔帘向后移动,直到育雏期结束时达到饲养密度10.8只/平方米。

随着育雏日龄的增加,肉用雏鸡应逐步降低育雏温度,最后停止加温。具体脱温时间,应根据育雏季节、雏鸡健康状况及外界气温变化灵活掌握。一般早春、晚秋、冬季育雏可在4-6周龄左右脱温,晚春、初夏及早秋育雏,可在3-4周龄脱温,夏季育雏,只需早、晚加温几次就行。脱温时,要有过渡时间,不能突然停止给温。可以白天先不加温,晚上加温;晴天不加温,阴天、变天加温。要逐步减少每天的加温次数,最后达到完全脱温。脱温过度期为1周左右

二、温度太高对鸡有没有影响

温度对鸡生产性能影响最大,在育雏期,雏鸡的抵抗力较差,对温度的要求较高,而在育成期、产蛋期,适宜的温度是鸡只发挥正常生产性能的保证。若温度较高,则鸡的采食量下降,饲料转化率下降,肉鸡增重减慢,蛋鸡蛋重减轻,蛋壳质量下降,产蛋率下降,死淘上升直至大批热死鸡。

而低温会使鸡的维持需要增多,生长缓慢弯御首,料蛋比和料肉比增高,冬季低温和鸡舍内温度波动过大,都会使鸡只抵抗力下降,产蛋下降,诱发鸡群呼吸道疾病直至换羽停产,由此可见温度是导致家禽出现热应激,影响鸡群健康和性能发挥的首要环境因素。

高温对鸡的影响

鸡是恒温动物,通过产热和散热来维持体温恒定,在高密度集约化的饲养条件下,鸡的代谢产热随生长率增加而增加,而散热能力却没有提高。鸡只所需的适宜温度随鸡龄不同而有所变化,雏鸡在前几周对温度的要求极严格,不管是采取保温伞局部采暖还是用整栋鸡舍供暖,雏鸡所在区域的温度必须得到保证。

对于产蛋鸡,最适宜的温度是18℃~23℃,在适宜温度下,产蛋鸡表现为饲料利用率高,抗病力强,产蛋率高,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鸡处于适温区或低于这一范围时,主要通过非蒸发形式散热,当在高温条件下,非蒸发散热的作用己大大减弱,由于鸡有羽毛覆盖和缺乏汗腺的限制,鸡只降低体温的唯一方式是通过呼吸蒸发散热将热量带走,然而提高呼吸频率本身就是进一步增加产热,所以只能起部分散热作用。

低温对鸡的影响

低温首先会增加鸡的维持需要,使肉鸡料肉比增加,种鸡产蛋率下降,鸡只对拆唯疾病的抵抗力下降,冬季鸡舍温度过低时,为了保持温良而没有保障所需要的通风,会引起温度与通风管理失衡,造成冬季鸡舍内氨气等有害气体浓度增加环境恶化,鸡舍内温差较大时,特别是当外界温度骤变的情况下,供暖或通风没有很好的配合,鸡舍内温度波动过大,温度突然降低时就会造成冷应激,在生产性能下降的同时还会引发鸡群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风冷效应的应用

在空气流动的情况下,鸡只感觉到的温度与实际温度是不同的,有时感受到的有效温度与测量舍温甚至相差很大,风速越大鸡只感觉就越凉爽,这就是风冷效应。经试验测定,在高温环境中,气流有利于形成对流散热,当气温在24℃~33℃,相对湿度埋数47%~62%的气候条件下,风速由1.1米/秒提高到1.6米/秒时,产蛋率可有一定提高。在无风或低风速时(>0.3米/秒),鸡的体感温度等于环境温度,当风速>0.5米/秒时,鸡的体感温度会相应下降。因此夏季水帘降温期间应充分利用风冷效应,而冬季就应尽量减少风冷效应。

三、鸡房温度最高多少?

答案是:鸡房温度最高的时期是刚刚进来雏鸡时,温度需要41---42摄氏度,以后每天(三天以里)降低一摄氏度,一周后和室温保持平衡,大约三十六度左右。

在育雏期间,要时刻关注鸡棚里的温度,如果发现雏鸡扎堆,也说明温度可能低了,要上调一些,如果发现小鸡不停的喝水,温度可能是有点高了,就需要降低一些。

雏鸡一周内的温度是35-37度,以后一周降两度。标准不能作为唯一参考,还要看鸡的状态,温度适宜时鸡只活泼、分散均匀,堆堆是温度低,温度高了鸡只会远离发热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