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中国畜牧产业是怎样的形式?

我国畜牧业发展前景分析如下:
21世纪,我国畜牧业将会继续保持大发展的势头,并会产生以下的重大变化。
第一、畜牧业在农业产值中的比重将会继续上升,最终会超过种植业,畜牧业由支柱产业变成为主导产业。自80年代中期以来,城乡居民粮食的直接消费在下降,而动物食品消费在上升。在21世纪,畜产品的国内市场,特别是农村市场的潜力是巨大的。随着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民对畜产品消费会大幅度的增长。
第二、在畜禽结构中,猪的比重继续下降,牛羊及禽类的比重继续上升。众所周知,猪有两个缺陷,一是耗粮多;二是过多地吃猪肉对人的健康不利。在21世纪,猪的比重将下降到50%以下,以牛羊为主的草食动物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目前我国牛奶产量为近800万吨,低于白酒1200万吨的产量,这是很不正常的。日本的食物结构被世界公认是最好的,其食物是以水产品和牛奶以及奶制品为主。印度人均粮食产量只有200公斤,但能做到基本自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奶牛的消费量大。我国在调整畜禽结构中,还应重视草地畜牧业的发展。
第三、畜产品加工业会有很大的发展。21世纪的我国畜牧业要改变单纯生产原料的生产结构,由生产原料的初级产品向经过加工生产最终产品转化,我国畜产品加工业将形成以下四个系列:一是食品工业,这是畜产品加工业的主导产业;二是纤维工业,以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也会上升为主导地位,毛、绒、皮、羽等加工品其原料都是畜产品;三是医药工业,即以畜产品的附产品(主要是血、骨、内脏等)为原料的生物药品;四是肥料工业,以满足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与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为主要目的。
建立畜牧业工业体系,在21世纪畜产品加工业和为畜牧业服务的工业将成为整个农产品加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四、科技兴牧将成为最紧迫的任务。
依靠科技进步,把高新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使畜牧业从数量型转化为质量型,从粗放经营型转为集约经营型,从自给半自给型转为商品型,从原料型转为加工生产型,从国内市场转向国际市场,是畜牧业走向21世纪,提高竞争能力最为紧迫的任务。胚胎技术、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等新技术将在畜牧业中较为广泛地应用。科技进步要覆盖畜牧业生产、加工、销售的全过程。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畜牧业和畜产品,在这方面要着重解决的问题:一是提高畜禽的良种覆盖率;二是提高畜产品加工率;三是提高畜禽出栏率;四是提高饲料报酬率;五是提高废弃物处理率;六是降低畜禽死亡率。
第五、畜牧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可持续发展将是21世纪全球的主旋律,也是我国的重大发展战略。在进入21世纪以后,环境与安全问题已成为畜牧业发展成败的关键,特别要把好饲料生产、屠宰、加工、批发市场、进出口等几道关口,加强口岸检疫,把好国门关。
第六、完善畜牧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在21世纪畜牧业发展过程中会出现“布局区域化,生产专业化,服务社会化,经营一体化,管理企业化”的新格局,在各地形成具有本地资源优势的畜牧业产品生产链。如何处理好与农民的关系,与农户形成利益共同体,公司+合作社+农户,农户通过自己的合作组织与公司形成利益共同体,既能解决为农户提供全过程的社会化服务(包括饲料供应、畜禽仔种、防疫、产品收购等)使公司得到可靠的原料保证;又能为农户承担自然与市场风险,使农民免除后顾之忧;还能通过加工和流通环节的增值效益,使农民增加收入,农户得到这三项实惠,才是最有生命力的。河南淇县是个农业小县,而畜牧业占农业产值的70%,主要是靠两个公司带动农户发展起的。
在西方国家,既有公司+农户的合作式,也有合作社+农户的形式,两者又是互竞争的,农户自己选择,主要取决于农户的服务。我国由于农户的经营规模小,而又比较分散,把二者的优势结合来,形成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形式,也是一种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创造。
第七、开发新产业,建立新学科。我国发展畜牧业除了具有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外,还有丰富的地理资源、气候资源和动物资源,这些资源的开发,会形成独具特色的畜牧业,创造出名牌,注意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为此,除了继续发展传统的畜牧业以外,还应根据市场的需求开发养殖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