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畜牧业调查报告

浅谈日照市畜禽养殖用地现状与对策 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奇缺,国家因此出台了多部法律法规保护基本农田,而发展畜牧业又是建设新农村、解决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发展畜牧业必须占用土地,这就形成了畜牧业发展与保护基本农田的矛盾。为正确处理矛盾,做到科学用地,合理合法用地,保障全市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近期我们对全市的畜牧养殖用地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1、全市畜禽养殖用地的现状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畜牧业。2006年全市畜牧业实现产值26.1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23%,农民人均牧业收入1599元,畜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但面对土地资源奇缺的实际,特别是加快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和以规模化、小区化为标志的畜禽养殖方式的转变,畜牧养殖用地矛盾日益突出,成为制约畜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 据国土资源部门提供的2005年数据:全市土地总面积534799.19公顷。其中农业用地433219.79公顷,占81%;建设用地70652.37公顷,占13.21%;未利用地30927.03公顷,占5.78%。 农业用地中,耕地230449.7公顷,占农业用地的53.2%,(其中灌溉水田占2.29%;水浇地占14.2%;旱地占34.63%;菜地占2.13%)园地58387.22公顷,占13.48%;林地81461.53公顷,占18.8%;牧草地0,其他农用地62921.34公顷,占14.52%。 建设用地中,居民点及工矿用地55001.12公顷,占建设用地的77.85%;交通运输用地5283.8公顷,占建设用地的7.48%;水利设施用地10367.45公顷,占14.67%。 据畜牧部门统计,2005年底全市大牲畜存栏10.07万头,生猪存栏67.32万头,羊存栏75.41万只,家禽存栏1730.2万只,兔存栏180.02万只,特种经济动物存栏38.51万只,按照山东省地方标准换算(每头奶牛占地30㎡,每头肉牛20㎡,只鸡0.8㎡,只鸭1.1㎡,只兔0.5㎡,只羊5㎡,头猪10㎡),2005年全市养殖标准畜70.49万头(标准畜换算标准:1头牛=5头猪=6只羊=75只禽=50只兔),用地应为2767公顷,而2005年的初步调查畜禽规模养殖用地有1161.16公顷,占养殖用地的42%,这表明全市58%的畜禽养殖仍在家庭院落。据调查,10多年前占用的畜牧业用地以耕地为主,近几年随着对耕地的保护,畜牧业用地开始向山坡地和旱薄地转移。畜禽养殖用地基本属于分散安排的格局,各村在村外都建有大小不同的养殖小区(场)。2005年底统计,全市拥有规模饲养场15921个,养殖小区1194个,养殖用地1161.16公顷。其中使用旱耕地占42.2%;园地占18.8%;林地占16.7%;其他地(旧房、旧学校等)占22.2%。 2、存在的问题 2、1 认识不足。部分干群对发展畜牧业的认识不到位,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发展现代畜牧业对延伸农业产业链、转移农村劳动力及农民增收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对切实解决畜牧用地问题力度不够大。 2、2 土地总体规划没有畜牧业用地。随着科技的进步,标准化、规模化生产会逐步取代家庭养殖模式,走向“出村入区”的饲养模式,畜禽养殖用地需求也会越来越大,而多年以来的农业用地规划大多以种植业为主,没有把畜牧业用地纳入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也缺乏与农业农村用地相衔接,畜牧业用地难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生产的发展。 2、3 畜牧业用地限制严格。据调查,各地都划有禁养区,而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大多面临无地可迁的境地;另外,外迁规模场的用地条件也很不理想,地理位置差、远离水源、交通不便。个别地方土管部门对现有畜牧业用地的多加限制,稍有不慎就被征收土地占用费,要求建设畜禽养殖场不得破坏耕作层,不得硬化地面,甚至不得建院墙,只能用石棉瓦、油毡纸等建材建造简易棚,畜禽舍建筑质量差,难以抗御大风、洪水等自然灾害。 2、4 拆迁政策不到位。已划定畜禽禁养区内的养殖场,在关停或搬迁的过程中,因一些地方的政策不到位,拆除的经济损失难以补偿,而且缺乏配套的安置用地,养殖场多因没有合适的土地和缺少资金,导致积极性不高。 3、指导思想和需求预测 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新农村建设为目标,按照市委市政府发展特色、生态农业的具体要求,在保护好基本耕地的前提下,保障畜禽养殖用地,做到依法用地、科学用地,建设生态、健康养殖基地,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用地原则:一是坚持保护基本农田,在非特殊因素下坚持做到不使用基本耕地;二是坚持科学规划、节约用地、科学用地、合法用地;三是坚持建设生态养殖基地,充分考虑用地方式、空间布局对环境和土地的影响,把畜牧业发展和饲养环境治理相结合;四是坚持依法用地,使用期满,严格按照《畜牧法》、《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办理。 2006-2020年畜禽养殖用地需求预测:2020年全市养殖136.57万头标准畜,新增66.08万头标准畜,规模化饲养比重占90%,需用地4675.53公顷,比2006年递增10.44%。需新增养殖用地3510.67公顷,年均新增250.76公顷。 4、对策与建议 4、1 提高认识,增强发展畜牧业的紧迫感。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畜牧业已成为新农村建设、农民增收的重要的产业。发展现代畜牧业,可延伸产业链,还能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新的就业岗位,并通过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扩大市场占有份额,增加效益。发展现代畜牧业,实现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必然涉及到用地问题。因此,要进一步提高解决畜牧业用地对发展现代畜牧业必要性的认识,认真调查研究,制定出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多元化地解决畜牧业用地的思路、方案和有关政策措施。 4、2 创新思路,实现畜牧业发展与用地双赢。对粮食产量低、质量差的山区耕地及荒坡、荒滩地,或不适宜发展经济作物的地方,尽可能满足畜牧业用地,逐步发展成为现代畜牧业的示范区和规模养殖基地,促进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同时,要按照城乡统筹发展要求,合理划定畜禽养殖的禁(限)养区,不能随意扩大范围,对确需搬迁的规模养殖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也尽快确定新的养殖地点和用地指标,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场的梯度转移。在可用于养殖的坡地、荒地、林地上,积极引导、鼓励并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扶持经济发达地区的规模养殖场逐步向经济相对不发达山区搬迁,缓解畜牧业用地不足的矛盾。 4、3 运用政策,统筹解决畜牧业用地矛盾。从调查情况看,越是经济发达地区,发展畜牧业的潜力也越大,用地矛盾也越突出。为此,必须在政策上加以扶持。一是明确将畜牧业用地指标列入农业用地的总体规划,按照《土地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将畜牧业用地与农业用地在政策上同等对待,每年有计划地安排一定数量的畜牧业专用地。二是鼓励各类畜牧用地按健康养殖要求合理布局,大力推行畜牧业与种植业、林果业有机结合的养殖方式,允许在耕地、山地、园林中建设相应的配套养殖场,既实现养殖场粪污的资源化利用,又节省成本。 4、4 创新模式,发展节约用地畜牧业。运用先进的畜牧科学技术,研究节地养殖技术。一是探索多层圈舍饲养技术。借鉴多层鸡舍的笼养原理,采用机械化设备,按照不同畜禽饲养要求,改单层为多层圈舍,向高空要土地,发展立体养殖。二是研究畜禽散养新技术。探索不同畜禽最适合不同土地条件下的散养技术,包括利用低坡度的草坡、果园、茶园和竹园养殖技术等,尽可能少建或不建硬化设施的圈舍,节约用地。三是探索临时设施养殖技术。对快速育成的畜禽,利用不同季节,设计各种就地取材的简易圈舍,应用现代技术发展畜牧业,实现养殖与种植的有机结合,提高有限土地的使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