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和鲁肃都有各自的隆中对和榻上对,世人为何认为诸葛亮的战略目光要高于鲁肃呢?

诸葛亮和鲁肃都有各自的隆中对和榻上对,世人为何认为诸葛亮的战略目光要高于鲁肃呢?说起这个问题,其实是几个方面促成的。

一是陈寿的《三国志》突出诸葛亮,压制别人陈寿著《三国志》时,遵从西晋王朝的懿旨,突出了诸葛亮的光辉形象,故意压制了三国别的人物,比如曹操、孙权手下的那些谋士的能力和智谋。其中也包括东吴的杰出战略家鲁肃。

那么,陈寿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1,大家都知道,司马家族建立的西晋王朝,是从曹家篡夺来的;曹家的魏国,是从东汉王朝篡夺来的。因此,西晋王朝一立国,司马炎立刻就意识到了这个现实问题,他非常担心别人也效法曹家、司马家的做法,便急需要树立一个既忠诚、又有治国能力的高智商人才作为典型,说愚弄人民也行,说教育人民也罢。反正这时候司马家族最害怕的,就是像曹家和他司马家族这样的不忠者、反叛者。

2,个人猜测,司马炎还有一个原因,他心里非常感谢诸葛亮。我们知道,在曹魏时期,司马炎的祖父司马懿一直接触不到军权,即使司马懿偶尔带兵出征,回来后马上就被解除了兵权。可见,曹魏对于兵权管理还是很严格谨慎的。诸葛亮六次北伐,前三次都是大将曹真在带兵抵御。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时,曹真病逝,西线郭淮抵挡不了,曹家无奈,只好派出司马懿常驻西线。这就给司马家族掌握曹魏军权创造了绝佳条件。这也是后来司马家族得以篡夺曹魏天下最有力的基础。

3,诸葛亮在司马炎的头脑里,是最合适的人选。诸葛亮一生忠诚于刘家,刘备去世,又受托孤之重辅佐刘禅;文可安邦,武能定国,又毫无野心。这是司马炎最看重的忠臣形象。司马炎有一句话说得好:“要是有诸葛亮那样的人辅佐,我就不用每天这么辛苦了。”

因此,陈寿在写《三国志》时,把许多人的智慧、能力都加在了诸葛亮的身上,也就不奇怪了。

二,宋元话本,是从半真半假的传说里吸取营养宋朝开始的那些话本,大多都是按照陈寿《三国志》的精髓创作、改编的,因此,《三国志.鲁肃传》尽管叙述上比较接近于鲁肃的事迹,但又写的平淡无味,不适合跌宕起伏、生动有趣的话本人物形象,不容易引发听众共鸣。这也是鲁肃没有引起人们重视的一个原因。

三,《三国演义》小说的推波助澜1,《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先生在撰写小说时,依据《三国志》原意、宋元以来的话本,以及人们头脑里已经形成的固有思维,大家都喜爱诸葛亮这个形象,在小说中也只能故意夸大诸葛亮的能力,约束了鲁肃的历史功绩和能力。甚至把孙刘联军联合抗曹时鲁肃的谋划作用,强加在了诸葛亮身上。

2,《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受传统思想影响,认为西蜀是延续了东汉王朝正统,诸葛亮是西蜀军师、丞相,自然会大书特书。而鲁肃服务的对象是东吴,既不属于篡汉,又不是正统。因此在《三国演义》里,把鲁肃描绘成了一个忠厚老实、唯唯诺诺的长者形象,作一个边缘化处理,也就不足为怪了。

其实,在整个三国演义历史的进程中,真正促成并一生维护孙刘联盟的人,正是这位东吴的战略家、社会活动家、外交家鲁肃。

四,鲁肃简历鲁肃(172年-217年),字子敬,汉族,临淮郡东城县(今安徽定远)人,东汉末年杰出战略家、外交家。

出生于豪族家庭。幼年丧父,由祖母抚养长大。他体貌魁伟,性格豪爽,喜读书、好骑射。

可见,鲁肃不是一个纯粹的文人。他能文能武,武术里最擅长的是骑马射箭,还能带兵打仗。在文的方面,鲁肃擅长的是战略方面的构想。

五,豪侠仗义的鲁肃鲁肃一生生活富裕,又豪侠仗义。在东汉末年乱世之中,他不仅不治家事,相反大量施舍钱财,卖出土地,以周济穷困,结交贤者。为此,他深受乡民拥戴。

周瑜因缺少军粮,听说鲁肃的名望后,来跟鲁肃借粮。鲁肃家里有两个圆形大粮仓,每仓装有三千斛米。周瑜刚说出借粮二字,鲁肃毫不犹豫,用手一指其中一个圆仓:“这个仓里的粮食,给你了。”从此以后,周瑜和鲁肃建立了牢不可破的朋友关系。

六,投奔孙权,提出“榻上对”和孙刘战略联盟公元200年,周瑜把鲁肃推荐给孙权,鲁肃率领部属投奔到孙权麾下。孙权见了鲁肃,十分欣赏,和鲁肃“和榻对饮”,这就是历史上具有战略意义、著名的“榻上对”。

鲁肃向孙权提出“鼎足江东”的战略规划,使孙权对鲁肃顿时肃然起敬、刮目相看。可见,三国鼎立的最早提出者,就是鲁肃。这也就是后世称鲁肃为杰出战略家的依据。

直到建安12年(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才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对”。至少比鲁肃提出“鼎足江东”的构想晚了七年。

当时,面对曹操大军即将赶到,东吴所有文官武将都认为应该学刘表儿子刘琮,投降曹操。

孙权不悦,问计于鲁肃。鲁肃回答:“我可以投降曹操,你不能。我投降了曹操,一无性命之忧,二可以封官。但你不能投降。你投降,连安身立命的地方都没有了。”

孙权非常赞同鲁肃的意见,感动鲁肃的直率,认为鲁肃是上天给他孙权送来的大才子。

鲁肃乘机提出,曹操乃虎狼之师,挟天子以令诸侯,占据北方大部领土,兵多将广,如果仅凭东吴一家之力,无法应付,只能联合刘备,形成战略同盟,共抗曹操。并主动要求去荆州联络刘备。刘备派诸葛亮跟鲁肃去东吴见孙权。这就是孙刘联盟的经过。

七,赤壁大战前后赤壁之战时,鲁肃担任参赞校尉,帮助周瑜运筹帷幄、出谋划策,终于在赤壁大败曹军。在赤壁之战后,鲁肃又提出把荆州借给刘备驻扎,以充分表达东吴对孙刘战略联盟的诚意。

周瑜去世前,鲁肃接替了周瑜的位置。

八,周旋在荆州这时鲁肃与关羽邻界统兵,疆土犬牙交错,多次发生摩擦。鲁肃为顾全大局,减少摩擦,总是以友好的姿态安抚双方,避免了事态进一步扩大。

后来,鲁肃为了彻底解决问题,主动邀请关羽见面,并提出各自将兵马布置在百步以外,只有将军们带着单刀参加会谈。鲁肃做出决定后,部下将领怕出变故,劝鲁肃不要轻蹈险地,担心关羽不讲信用,杀害鲁肃。鲁肃毫无畏惧地说:“事到今日,应该把话说清。刘备辜负国家,是非尚未论定。关羽又能怎么样呢?”毅然赴会。这就是《三国演义》“单刀赴会”的原型。但主角不是关羽,而是鲁肃。

后来,在鲁肃的促成下,吴蜀两家议定,以湘水为界,平分荆州。江夏、长沙、桂阳三郡属孙权;南郡、武陵、零陵三郡属刘备。孙、刘休兵罢战,史称“湘水划界”。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鲁肃病逝,享年四十六岁。孙权亲自为他筹办丧事,举行了隆重的葬礼。诸葛亮也为他举哀。

这就是鲁肃的一生。即使是鲁肃去世以后,东吴的许多战略决策,都是按照鲁肃生前意愿执行的。

综上所述,鲁肃在后世人们的眼里,名望和战略眼光不如诸葛亮,是历史诸多原因造成的,并不是历史的真实。历史上真实的鲁肃,不仅是东吴一位杰出的战略家、外交家,还是一位统兵作战的大将军,这可是三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一位人物,不管是从哪一方面说,鲁肃都不输于诸葛亮。以我个人愚见,鲁肃的文治武功,只可能在诸葛亮之上,不可能在诸葛亮之下。

鲁肃的榻上策要早于诸葛亮的隆中对,但由于孙吴集团在整个历史上,从没有掌握话语权,舆论导向并不在孙吴一面。

因而,不仅世人认为诸葛亮的战略眼光要高于鲁肃,而且许多人几乎不了解鲁肃,更不了解鲁肃的榻上策。

究其原因,是舆论宣传的问题。事实上,鲁肃的榻上策一点也不比隆中对差,豹眼甚至认为,榻上策要比隆中对更为高明,更符合现实。

但由于鲁肃是个实在人,说了实在话,失去了道义的高度,也就失去了舆论宣导的阵地,最终归于平淡。

隆中对与榻上策

建安十二年(207年),刘备三顾茅庐得以见到了诸葛亮,君臣有了隆中对。

其主要核心战略就是,曹操在北方、孙权在东面都已经站稳了脚跟,想办他们不容易,也就只剩下老年政治统治下的荆州刘表和益州刘璋这个菜鸟,可以图谋。如果占据了荆、益,然后等待时机,就可以图谋天下。

这就是三分天下的战略,许多人习惯上把之后的三国鼎立看作是诸葛亮的功劳,也就把诸葛亮当做神一样看待。

而鲁肃的榻上策早在隆中对出世之前就已经有了。

建安五年(200年),孙策去世,孙权接替掌握了江东孙氏集团。

当时的鲁肃听从刘晔刘子扬的建议,准备去投靠扬州豪强郑宝。此时的郑宝占据了巢湖,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势力。

周瑜力劝鲁肃留下来,效力于孙权,并向孙权举荐了鲁肃。

孙权立马召见鲁肃,并隆重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向群臣介绍了鲁肃。等到见面会结束,孙权把鲁肃单独留下来,君臣就有了榻上策。

《三国志·鲁肃传》记载:

肃对曰:“昔高帝区区欲尊事义帝而不获者,以项羽为害也。今之曹操,犹昔项羽,将军何由得为桓文乎?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

孙权对鲁肃说:“现在汉室倾危,四方不安定,我想凭借父兄的基业,匡扶汉室,成就一番像齐桓公、晋文公一样的霸业,您有啥好主意教给我呢?”

鲁肃毫不客气、直截了当地说:

“您可拉倒吧。想当年汉高祖刘邦忠心耿耿要尊崇义帝,最终一事无成,这是因为项羽在捣乱哦。现在的曹操就像项羽一样,您怎能会成为齐桓公、晋文公呢?

以我的愚见,汉朝廷已经完球了,不可能再复兴,曹操实力强劲也不可能一时半会把他干掉。

为将军您考虑,只有鼎足江东,站稳脚跟,慢慢观察天下局势再说。

现在天下局势混乱,就算占据了江东搞割据,也不会有大碍。

为么呢?因为北方是多事之秋,那么多毛猴子够曹操喝一壶的。

趁着这个空,您正好先把黄祖弄掉,再对付刘表。尽力把长江以南的地方全部搞到手,然后就称帝建立国号,进而争夺天下,这样就可以建立汉高祖一样的大业。

您为何要费心费力的替别人打工呢?”

豹眼以为鲁肃曰的对,但话说得太直白,也就留下了把柄。

鲁肃说了实话,不仅害了自己,而且害了孙权。幸好有老曹这个更大的奸贼给撑着,孙权、鲁肃的目标小一点,否则,鲁肃还不清楚被老罗等人骂成个啥样子呢?

权曰:“今尽力—方,冀以辅汉耳,此言非所及也。”

孙权人小鬼大心眼多,听了鲁肃的话,心里贼拉高兴,但嘴上却说:“岂敢岂敢,现在我也就是尽力占据一方,做个小诸侯,希望能够辅佐汉室也就罢了,您所言要建国称帝,实在不是我的能力所做到的事哦!”

都清楚孙权压根就没说实话,这也是由于当时的情势所迫。

当时首席大臣张昭就责怪鲁肃不够谦虚,太不低调,对他颇有诋毁,说鲁肃年少轻狂、毛毛糙糙不懂事,不可以重用。

作为孙权的师傅,张昭这个态度,孙权不得不顾及,也就不好太明确的表达支持鲁肃的战略。

但不管张昭说啥,孙权更加看重鲁肃,而且赏赐颇丰。这就足以说明,孙权在偷着乐呢!

榻上策的高明之处

从史实结果来看,鲁肃更高明。

牢牢占据江东,图谋荆州,经营江南,然后称帝,划江而治,这不是很高明、很务实的战略吗?

这是很清楚的战略途径,整个孙吴的历史,就是这个路径。

按照这个战略,孙权先干掉了黄祖,就在准备与刘表开战的时候,曹操下手了。想不到刘表病逝,刘琮投降了曹操。

鲁肃审时度势,立马建议孙权以吊唁刘表之名,前往襄阳探听消息。

孙权杀了黄祖,与刘表是死敌,刘表死了,整个江东高兴才是。但鲁肃却建议前往吊唁刘表,不得不说,鲁肃不愧是杰出的战略家及外交家。

正是鲁肃的这次出访,才促成了孙刘联盟,并极力主张与曹操决战,才有了赤壁之战的胜利。

豹眼认为,赤壁之战是汉末三国的关键之战,这几乎是鲁肃一人操纵而完成的,居功至伟,应该是第一人。

或许赤壁之战,孙刘联盟胜得有些侥幸。但如果不能取胜的话,哪里还有三国,哪里还能听说有个隆中对。

再看一下刘备取得荆、益吧,几乎与隆中对没啥关系。隆中对就是一种设想,甚至是幻想,没有预定的实施方案。没有具体的路径图,就没有操作性。

比如今天常常看到的把雅鲁藏布江的水引入新疆的说法,如果没有具体的可行性实施方案,那就是一种想法而已。

没有赤壁之战,哪来的刘备借荆州?没有刘璋犯浑,引狼入室,刘备岂能得到益州?

历史没有如果,但平心而论,鲁肃的榻上策要比诸葛亮的隆中对操作性要强,而且具有可行性。

与曹操对抗是榻上策既定的策略,这就必然有一战,不在赤壁发生,也会在黑壁对决,这不可避免。

借给刘备荆州,也是榻上策鼎足江东的既定策略。依靠刘璋这不争气的孩子与曹操形成鼎足之势,不如利用刘备来对付曹操。

就算刘备再厉害,就他那几杆枪,还吃不掉江东。

刘备就是足足的搅屎棍,成事不足,但败事绰绰有余。

建安十五年(210年),赤壁之战彻底结束后,驻守江陵的曹仁被周瑜赶走,孙权腾出手来,就派遣步骘为交州刺史,占据了交州。

这一切,也是鲁肃经营江南的既定战略之一。

建安二十年(219年),关羽发动了襄樊之战,孙权经过一系列的骚操作,趁机占据了荆州。这岂不也是鲁肃早就制定的战略吗?

从这个过程来看,孙权是坚定的在执行鲁肃的榻上策,不管鲁肃是否还在人世。就此而言,榻上策难道比隆中对差吗?

刘琮投降后,诸葛亮建议刘备取襄阳,刘备没有采纳。如果刘备真取襄阳的话,能占据吗?占据之后,岂不被曹操包了饺子?

刘备没有采纳诸葛亮的建议,说明刘备比诸葛亮高明很多。

刘备走投无路,准备投靠交州苍梧太守吴巨,诸葛亮居然没有一言片语的建议,当时的局势,诸葛亮也没辙了。

演义就听个热闹,孙刘联盟的结成,没诸葛亮多大关系,最多就是刘备的使者,替刘备传个话而已

而且隆中对最大的错误就是死抱着荆州不放,致使襄樊战败、夷陵战败,导致了蜀汉再无争夺天下的机会。

既然守不住,为啥不干脆主动放弃呢?

适时作出战略转移,才是最明智的选择。如果主动放弃荆州,也就不会有湘水划界,不会有襄樊之败,刘备的日子会好过很多。

借的东西必将要还,否则很难堪。

榻上策不足之处,或者说最终默默无闻的原因

榻上策提到了鼎足江东,但另一足没有具体说明长在哪里,是在益州刘璋,还是北方的乌桓、公孙氏,还是西北的马腾、韩遂。

不过,这不是问题的核心。最要命的是划江而治,自立国号称帝。

这在封建社会那还了得?

曹操十分天下有其八,几乎所有人都劝曹操上位,也包括孙权极力劝曹操称帝。当然,孙权是别有所图,而且劝阻曹操称帝的人也早就被曹操干掉了,只剩下听话的了。

但不得不说,曹操如果想称帝,谁也阻拦不了。但曹操还是有所顾忌,只想做一个周文王。

反观鲁肃,不仅八字没一撇,小小的江东还没有绝对掌控,就惦记着要建国称帝。

这事不是不可以,但只能做不能说哦?

看看诸葛亮的隆中对,就宣导刘备是帝王贵胄,汉室宗亲,要以匡扶汉室、剪除汉贼为己任,这就高大上了哈。

其实,曹操、孙权、刘备都一个德性,就那点猫腻,地球人都清楚,但现在还有一些外星人替刘备辩护。

这也是萝卜白菜,各有所好,谁愿想说啥就是啥。

但是,鲁肃直接建议孙权称帝的战略,的确不合时宜。这就是榻上策在当时及后世评价不高的根本原因。

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孙权能够一统天下的话,鲁肃也就混出来了。

豹眼认为,今天去看这段历史,不能不去考虑传统的忠君理念,但也不能就凭这一点,就把榻上策一棍子打死。

起码豹眼认为,抛开忠君这个窠臼,榻上策还是很高明的,只不过在策略上、特别是舆论宣传上,是有欠缺的。

这一点,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及刘备“匡扶汉室、剪除汉贼”的口号相比,的确是有差距。这不仅在当时失去了许多势力的拥护,而且在后世留下了诟病。

如果孙权坚定的打出匡扶汉室、协助曹操平定天下的号召,舍上几个儿子做人质,或许平定江南的道路更顺畅一些。

当然,自己的儿子自己可以随便杀,但在别人手上就不舒服。老牛舔犊,人之常情,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总之,榻上策并不次于隆中对,就是因为失去了忠君的道义,因而不能像隆中对那样流芳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