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从事网箱养殖,网箱中河水为三米多深,养殖胖头鱼,在喂饲料时请问饲料沉到3米处时胖头鱼仍会去吃吗

沉底的话比较难,但是不排除会去吃的

尽量选择较浅处。
打个比方:假如饲料在沉下去的过程中,就会在沉淀的过程中就会被鱼吃掉。
而沉底的饲料会和粪便啊,比较脏的垃圾在一起。所以可能不是十分饿得话就不会去吃。

网箱怎么养鲶鱼

河鲶鱼味道鲜美,深受市场欢迎,价格又好,是养鱼致富的良好选择。网箱养河鲶鱼,每平方米水面可以养殖成鱼17公斤以上,经济效益是养草鱼、鲤鱼的6倍以上。具体养殖方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设置网箱,分级饲养
选择河流、溪流、湖泊、水库等水质清新、溶氧高、pH值适宜的宽敞水域设置网箱。根据河鲶鱼不同生长阶段而确定网目的大小和网箱面积。鱼苗网箱,可以用网目0.8~1厘米,面积8平方米。鱼种网箱,网目1.5~2厘米,面积12~14平方米。成鱼网箱,网目3厘米,网箱长5米,宽5米,高2.5米,原则上是封闭式网箱,水深为2米。
河鲶鱼多在幼鱼期便自相残食,因此要及时筛分,换箱饲养,这是提高河鲶鱼成活率的关键。当鲶鱼体长达10多厘米时,转入鱼种网箱饲养。体长达16.5厘米时,转入成鱼网箱养殖。
二、科学配置,“四定”投饵
鱼苗刚进箱时,投喂充足的水蚯蚓等鲜活的饵料,使其逐步适应网箱环境。当鱼种达到5~7厘米时,开始投喂经过精细加工的饲料,并添加10%~15%鲜鱼浆的饵料,进行诱食驯化。人工配饵除必需的营养成分外,必须添加1%~2%的矿物质和维生素添加剂。前期饲养的粗蛋白含量为50%,中期为45%,后期为40%。还可以采用鱼粉、豆粕、小麦、玉米、血粉、蚕蛹粉等作饲料,每天投喂3~5次。河鲶鱼有夜间摄取食物的习性,因此要特别注意增加夜间投饵。投饵量在体长10~16厘米时,为鱼种总重的6%~10%。体长16厘米以上后,为3%~5%。投饵要做到“四定”,即定时、定位、定质、定量。
三、加强管理,防治疾病
在运输鱼苗时,每袋加入1片呋喃唑酮。入网箱后要定期检查网箱,防破防逃。定期清洗网箱,清除污物,保障内外水体交流畅通。每天要观察鱼的吃食情况、生长情况。定期测定生长速度,加强鱼病防治。体长16厘米前,坚持每5~10天用10×10-6的生石灰水泼洒网箱1~2次。16厘米以后,每月用15×10-6的生石灰水泼洒1~2次。鱼种刚入网箱的几天里,必须每天在饵料中拌入0.5%~1%的大蒜,或者0.05%~0.1%呋喃唑酮。以后每隔10~20天用药1次,直到鱼种体长16厘米后,改为1~2月用药1次。

网箱养殖水蛭水体变黑导致大量死亡怎么解决

(1):由于白天水体PH值升高,夜晚PH值下降,导致水体的PH值昼夜变化显著。通常情况下,水蛭能适应这样的 昼夜变化,无需对养殖水体进行人为干预。
(2):PH值超高时、8.6以上、可以采用换水或施用醋酸等措施降低PH值。
(3):PH值过低时,5.0以下、按20ppm浓度生石灰全池泼洒,可提高水体的PH值,具体应用时要遵循少施微调的原则。
一般3--5天检测一次。

海水网箱养殖的日常管理有哪些内容?

1、投喂由于深水网箱养殖的海域较广阔,流水通畅,自然生物饵料相对要丰富得多,因此,投喂量相对传统网箱可少些。如果是投喂配合饲料,鲜饲料与配合饲料比可按4~5∶1投喂。投喂时要注意网箱内鱼类的摄食情况,如发现鱼类明显减少,就要检查网箱是否有破损。
2、换网及清洗海区污损附着物不但影响网箱内外水体交换,而且还增加水流对网箱的压力,如果牡蛎等硬壳贝类附着,还会磨破网箱,因此,经常检查网箱污损附着物情况是深水网箱养殖管理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必要时就得清洗或换网。因深水网箱换网比较困难,换网时最好与鱼类大小分级一起进行。
3、深水网箱养殖的其他日常管理工作基本与传统网箱养殖相似。
4、养殖过程中应做好相关记录每天对天气、水温、密度、透明度、风浪等情况进行观察、测定和记录。尤其是在海区情况有重大改变,如暴雨、海水突然变浑或出现大量浮游生物时,更应特别注重。对投饵时间、投饵量、鱼的摄食活动情况、死鱼的数量、病鱼的症状及药物治疗的措施和效果等,也都应做好记录。为了及时掌握鱼的生长情况,小苗应该每隔15~20天,成鱼应该每隔1个月捞取20~30尾测定一次重量,以便为制订下一步的投饵、分苗等生产计划提供依据。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农业出版社《西藏农牧业科技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