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箱养黄鳝怎么过冬

一、黄鳝加水越冬法

当气温降至10℃以下时(黄鳝生长温度为15℃~30℃),黄鳝很少摄食而入穴冬眠。为使鳝鱼安全越冬,应把黄鳝养殖池水位提高到70~80厘米,保证冬季池底水温>0℃。若池面普遍结冰,为防黄鳝缺氧,必须每天把冰块打开。同时,在原有基础上,再加深水位。

二、黄鳝干池越冬法

水温<10℃时排干池水,但要保证池底泥土湿润。在遇严寒冰冻时,池面要加盖一层稻草、麦秸等作物秸杆,覆盖物的厚度要在30厘米以上。

三、黄鳝室内越冬法

当气温<10℃时,将池塘养殖的鳝鱼转到室内越冬。在室内用池子或水桶按1千克鳝鱼、2千克水的比例,将鳝鱼放到池子或桶中,每天换水一次。

长江上游淡水鱼养殖应怎么实施

(一)鱼种放养前严格清池


  上游淤泥过多,使池变浅,水体空间变小,削弱了上游保肥、供肥和调节水质能力;淤泥中大量的有机质,氧化分解消耗大量溶氧;有机质在细菌作用下分解产生氨毒,抑制养殖生物的生长;淤泥中有很多寄生虫和致病微生物,当水质变坏、酸性增加、环境恶劣时,生物机体抗病能力下降,而致病微生物却大量滋生蔓延,导致疾病爆发流行。因此,上游成鱼养殖,在鱼种放养前必须严格清池。清池包括清除淤泥和上游消毒两个内容。


  1、清除淤泥


  根据上游的产量水平,养殖二到三年应排干池水彻底清除淤泥一次。方法是:年底捕完鱼后,排干池水进行晒塘,待淤泥晒干后,用挖掘机或推土机把淤泥全部清除到塘基上,同时挖深上游,使上游深达3~3.5米,保持上游水深2.5~2.8米,扩大上游水体空间,充分发挥上游自身的生产潜力。


  对于无法晒塘的上游,应使用污水泵或水下清淤机尽可能地清楚淤泥。


  2、上游水体消毒


  鱼种放养前10~15天,用生石灰消毒上游水体,方法是:(1)干法消毒:排干池水,保持0.2米水深,生石灰的用量为每亩60~70公斤;(2)带水消毒:保持上游水深1米,生石灰的用量  为每亩120~150公斤。


  还可以用茶粕消毒上游,用法是:将茶粕碾碎后用水浸泡一夜,然后兑水连水带渣全池泼洒。 干法消毒每亩用凉粉20~25公斤;带水消毒每亩用量40~50公斤。


  (二)水质培育


  1、花生麸培育水质


  清池后5天~7天,注水入池,注水水深0.8米~1米,注水时用孔径0.06毫米(60目)筛网过滤;注水1天后,每亩用花生麸粉5~8公斤拌水浸泡2h后全池泼洒,3~5天即可放养鱼种。


  2、绿肥或有机肥培育水质


  清池后3~5天,注水入池,注水水深0.8米~1米,注水时用孔径0.06毫米(60目)筛网过滤;注水1天后,每亩施放绿肥400~450公斤,或施放经发酵腐熟有机肥200~250公斤,5天~7天即可放养鱼种。


  二、苗种放养


  1、苗种选择


  选择规格整齐,体质健壮,逆水性强,体表完整,无畸形,无病无伤的苗种放养。


  2、试水


  鱼种放养前1天,在上游中安置1~2平方米小网箱,将20~30尾健康的3寸鲢鱼种放到小网箱中,观察24小时,鱼种活动正常,没有出现应激现象和死亡,即可放养苗种。


  3、苗种消毒


  放养前,严格消毒苗种,方法是用3~5%食盐水浸泡消毒5~10分钟。短途运输的苗种可直接浸泡消毒,而经过长途运输的苗种最好是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吊养后再浸泡消毒。


  4、放养时间


  水温稳定在20℃以上时即可放养苗种。苗种放养时间选择在阴雨天或晴天上午及傍晚,避免在晴天太阳较大、水温较高时放养,以降低苗种放养时的应激。


  5、放养方法


  苗种放养时,尽量分散放养,方法是在离上游上风处岸边1米处沿上游边分散放养;避免集中一个地方放养,特别是经过长途运输的苗种。放鱼时先调运输水体的水温,保持运输水体与养殖水体的水温温差不超过2℃;放鱼时先拨动水面,将运鱼器具口贴近水面,把鱼徐徐放出。


  6、放养密度


  首先根据上游条件、设施水平、技术管理水平来决定上游单产,然后根据养殖品种、上游单产和商品规格来决定放养密度。即:


  放养密度=上游单产/商品规格/养殖成活率


  上游单产的设计必须充分利用上游条件和上游设施水平,如上游深3米以上,保持水深2.5~2.8  米,每亩配有0.75KW增氧机,保持日交换量10%左右的微流水,设计单产可达5000千克/亩;水深能保持2米左右,水源条件好的,适当配备增氧机,设计单产也可达1000~1500千克/亩;水深在1.2米左右,水源条件好的,适当配备增氧机,设计单产也可达600~7500千克/亩;水深1米以下,即使水源条件再好,设计单产不能超过500千克/亩。


  三、饲料投喂


  投喂高效饲料是无公害养殖成功的保证。无公害水产养殖提倡使用全价膨化配合饲料,对草食性和杂食性鱼类,建议每周至少投喂一餐青饲料。


饲料投喂应做到定时、定点、定质、定量“四定”,坚持少量多餐,每天投饲3~4次;同时以不影响下一餐鱼类抢食能力为前提来掌握日投喂量,就是每餐只喂八成饱,具体掌握到每餐投喂饲料时,到有60~70%的鱼离开时就可以停止投喂。


  四、养殖期间的水质管理


  1、保持微流水


  水源充足的,可使上游呈日交换量在10%左右的微流水状态,保持上游水质处于一个非常优良的状态,促进鱼类生长和保证产品的品质。


  2、排污换水


  排污换水是保持优良水质和水色的最好办法,但要适时适量才有利于鱼虾的健康和生长。当水色优良、透明度适宜时,可暂不换水或少量换水。在水色不良或透明度很低时,或鱼虾患病时,则应多换、勤换。鱼种下塘后5天,开始逐渐加注新水,20天内加水至上游最深水位。以后每15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为上游水量为10%~20%,高温季节为20%~30%;同时,在鱼类生长至个体重0.2公斤以上时,每天午后及清晨各开增氧机增氧一次,每次2小时~3小时,高温季节,每次增加l小时~2小时,保证水体有充足的溶解氧。


  换水应注意的事项:


  (1)每次换水量不要超过全池水量的1/3;


  (2)换水时应注意将底层的污水和表层的油膜排出;


  (3)换水时应注意加入的新水的水温要与上游水温相一致;


  (4)换水时要考虑到上游水体中浮游生物量,应尽可能保持换水后的浮游生物量与换水前基本一致;


  (5)施肥、用药后两天内不要换水,开启增氧机后也不要换水,以免造成浪费;


  (6)发生病害的上游水体未经消毒不得任意排放。


  3 、合理开动增氧机增氧


  养殖前期,根据鱼类活动情况及天气、水质情况适时开机增氧;养殖中期,每天午后及清晨各开增氧机增氧一次,每次2小时~3小时,高温季节,每次增加l小时~2小时;而养殖后期,高密度养殖可以考虑全天候增氧。


  4、定期调节水质


  每15~20天定期用泼洒生石灰水1次,用量为每亩15~25公斤,改善养殖水质条件。


施用生石灰的作用:(1)净化水质、防止底质酸化和水体富营养化;(2)抑制硫化氢,使氨、亚硝酸等氧化成无害物质;(3)补充氧气,增强水生动物的摄食能力;(4)补充钙元素,促进水生动物生长和增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5)抑制有害细菌繁殖,减少疾病感染。


  五、病害防治


  (一)综合预防措施


  1、采取彻底清塘、加注新水、换水排污及使用水质改良剂等措施,改善上游水质条件,营造良 好的养殖水体环境。


  2、放养健康的苗种,适宜的放养密度和合理的养殖组群。


  3、科学投喂优质饲料。


  4、药物预防:是针对水源条件较差、淤泥较多的上游而采取的措施。在4~10


月,每15~20天轮流泼洒0.2mg/L二氧化氯或0.2mg/L二溴海因或0.3mg/L强氯精;在11月~第二年3月,每15~20天内服阿维菌素,每天1次,连喂2~3天。


  5、做好日常管理工作:


  (1)在对养殖动物捕捞、搬运及日常饲养管理过程中应细心操作,避免动物受伤。


  (2)在饲养过程中,每天至少巡塘检查1~2次。巡塘可以及时发现可能引起疾病的各种不良环境,尽早采取改进措施,防患于未然;也可及时发现疾病的一般症状,例如水生动物离群独自漫游于水面、失掉平衡、体色反常、不吃食等,就应立即进行诊断检查,尽早设法治疗。巡塘时应注意养殖动物的活动情况、摄食情况、水温、水流、水色和透明度等,必要时可测定溶氧量、盐度、PH值及其他水化学方面的情况。


  (3)对发病上游及生病或带有病原的动物要进行隔离,防止病害传播。(二)常见病害的治疗


近年来,我区上游养鱼常见的病害有草鱼出血病、出血性败血症、肠炎病、烂鳃病、赤皮病、细菌 综合症、打印病、爱德华氏菌病、水霉病、孢子虫病、小瓜虫病、车轮虫病、固着类纤毛虫病、指环虫病、三代虫病、绦虫病、中华鳋病、猫头鳋病、鱼鯴病和脂肪肝病等,其治疗方法见附表。


  六、日常管理


  水产养殖向来是“三分放,七分养”,做好日常管理工作,是水产养殖成功的关键。日常管理工作除了做好水质管理、投饲、防病等工作外,还需做好以下工作:


  1、每天巡塘1~2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做好养殖日志,完整记录鱼苗种放养、投饲、用药及轮捕轮放等情况;


  3、定期检查鱼类生长情况,及时调节日投饲量;


  4、及时了解市场情况和鱼类生长情况,做到及时上市。要做到及时上市,就必须掌握鱼类最佳上市规格。一种鱼类的最佳上市规格由鱼类的净增重量、饲料的投喂量和单价来综合分析确定。每一种鱼类都有其最佳生长时期,最佳生长时期过后,生长开始减慢,饲料转化效率下降,这时饲料的成本增加,继续饲养会增加养殖成本,如果此时鱼类已达商品鱼规格,应及时上市,以期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当然,要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不仅要考虑生长曲线,还要考虑市场价格等其他因素,只有这样才能获取高的养殖效益。



  常见淡水鱼类病害治疗


  类别 病害种类 外用药物 内服药物


  病毒病 草鱼出血病 二氧化氯、二溴海因等消毒水体,每天一次,连三天。 60克/千克鱼内服三黄粉合剂(大黄:黄芩:黄柏=7:2:1),连7天。


  细菌病 出血性败血症 全池泼洒0.2mg/L(严重时0.3 ~0.6mg/L)二氧化氯或0.2 ~0.3mg/L二溴海因或0.3 ~0.5mg/L强氯或幼鱼0.2 ~0.5mg/L,成鱼2 ~4mg/L聚维酮碘(有效碘1.0%,每天1次,连用三天。 内服土霉素或烟酸诺氟沙星25毫克/千克鱼,连5~7天。


  肠炎病 全池泼洒0.3 ~0.6mg/L二氧化氯或0.2 ~0.3mg/L二溴海因或0.3 ~0.5mg/L强氯精,每天1次,连用三天。 内服新诺明100mg/kg体重,连用连5~7天。


  赤皮病 全池泼洒0.3 ~0.6mg/L二氧化氯或0.2 ~0.3mg/L二溴海因或0.3 ~0.5mg/L强氯,每天1次,连用三天。 内服土霉素或烟酸诺氟沙星30毫克/千克鱼,连5~7天。


  烂鳃病 全池泼洒0.2mg/L(严重时0.3 ~0.6mg/L)二氧化氯或0.2 ~0.3mg/L二溴海因或0.3 ~0.5mg/L强氯,每天1次,连用三天。 内服土霉素或烟酸诺氟沙星30毫克/千克鱼,连5~7天。


  打印病 全池泼洒0.2mg/L(严重时0.3 ~0.6mg/L)二氧化氯或0.2 ~0.3mg/L二溴海因或0.3 ~0.5mg/L强氯,每天1次,连用三天。


  溃疡病 全池泼洒0.2mg/L(严重时0.3 ~0.6mg/L)二氧化氯或0.2 ~0.3mg/L二溴海因,每天1次,连用三天。


  (1)内服噁喹酸10~30mg/kg体重,连用5~7天。


  (2)按每0.1g/kg鱼用二氧化氯活化后拌饲料投喂,连喂5天。


  细菌综合症 全池泼洒0.2mg/L(严重时0.3 ~0.6mg/L)二氧化氯或0.3 ~0.5mg/L强氯或2 ~4mg/L聚维酮碘(有效碘1.0%,每天1次,连用三天。 内服土霉素或烟酸诺氟沙星30毫克/千克鱼,连5~7天。


  爱德华氏菌病 全池泼洒0.2mg/L(严重时0.3 ~0.6mg/L)二氧化氯或0.2 ~0.3mg/L二溴海 因或0.3 ~0.5mg/L强氯或幼鱼0.2 ~0.5mg/L,成鱼2 ~4mg/L聚维酮碘(有效碘1.0%,每天1次,连用三天。


  (1)内服土霉素60毫克/千克鱼,连5~7天。


  (2)烟酸诺氟沙星30毫克/千克鱼,连5~7天。


  真菌病 水霉病 全池泼洒1.5~2.0 mg/L甲基篮或盐水加小苏打各万分之4,每天一次,连2~3天。


  原虫病 孢子虫病 全池泼洒阿佛曼菌素,使水体成0.033克/米3,隔2天再用1次。 内服2~4克/千克鱼盐酸左旋咪唑,每天1次,连用10~25天。


小瓜虫病 全池泼洒0.7mg/L硫酸铜和硫酸亚铁(5:2)合剂或按每立方米水用生姜2.6克、辣椒粉0.5克、适当加点盐和酒,捣烂生姜加辣椒粉混合后煮沸,冷却后泼全池,每隔3~5天用药1次,连用3次。


  车轮虫病 全池泼洒0.7 mg/L硫酸铜和硫酸亚铁(5:2)合剂。


  固着类纤毛虫病 全池泼洒0.7 mg/L硫酸铜和硫酸亚铁(5:2)合剂。


蠕虫病 指环虫病 全池泼洒甲苯咪唑,每亩1米水深用200毫升,隔天再用1次或全池遍洒0.5~0.7 mg/L 90%晶体敌百虫,隔5~7天再用1次。


  三代虫病 全池泼洒甲苯咪唑,每亩1米水深用200毫升,隔天再用1次。或全池遍洒0.5~0.7 mg/L 90%晶体敌百虫,隔5~7天再用1次。


  绦虫病 全池遍洒90%晶体敌百虫,使池水成0.5~0.7 mg/L浓度。隔天再用1次。 每100千克鱼每天投喂灭绦灵15克,连喂6天。


  毛细线虫病 每100千克鱼每天用90%晶体敌百虫20~30克拌饲投喂,连喂6天。


  甲壳动物病 中华鳋病 全池泼洒0.7 mg/L硫酸铜和硫酸亚铁(5:2)合剂或0.5~0.7mg/L 90%晶体敌百虫,每隔5天用药1次,连用3次。


猫头鳋病 全池泼洒0.5~0.7mg/L90%晶体敌百虫,每隔5天用药1次,连用3次。


  鱼鯴病 全池泼洒0.5~0.7mg/L90%晶体敌百虫,隔5天再用药1次。


  营养性疾病 脂肪肝病 用鱼用多维素、矿物质添加剂,以及土霉素和拌饲料投喂,每天1次,连喂15~20天。


纯属个人意见,养殖成功则需积累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