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养殖肉牛的过程中你遇到过什么难题?该怎样购买肉牛犊?

我没有专门养过肉牛,但小时候就放过牛,后来又长时间养过牛,只不过放牛养牛放养的都是役牛。这些役牛早期是泰川牛,后来也引过西门达尔牛及两者的杂交二代牛。在小时候国家农村是大集体生产体制,农业生产早期是纯畜力耕种,畜力中以牛为主。人们常说“庄稼一对牛”,意思就是说只要有两只牛就可以自主完成任何农活,什么活都能干成。因为象耕地这样的农活需要两头牛搭对才能干,所以说要一对牛。因为农业生产是以畜力为主,那时候生产队养有很多牛,生产队的牛都是自然繁殖,成年的强壮牛在役使季节要使役,不使役的时候要和母牛,牛犊一起放养。不成年的小牛和怀孕母牛一般都是放养。我小时候放过好几年牛。后期生产队有了小型机械,但使用场合有限,比如耕地当时就不用机械,干地机械耕不动,湿地怕碾压,实际仍以畜力为主。包产到户以后,责任到户,单户不能经营机械,所以初期各农户都以畜力为主,其中最多的仍是牛,每家每户都养牛。我在放牛养牛当中似乎也没有遇到过什么难题。在放牛的时候,是跟着队上的年纪较大的社员放牛,放牛的场所一般是一些闲滩空地和己收完庄稼的空地。我做为小孩的职责就是把牛拦挡着不要乱跑,在一个理想的区域里吃草,尤其是不能跑到庄稼地里吃庄稼。放养的牛只在晚上给一些干草。只有使役进行中的牛才饲喂一些料。干草有传统的配比,一份干草中小麦秸秆占80%,糜或谷秸秆占20%。因为饲喂牲畜的需要,生产队每年都要种植糜谷供应饲草中的糜谷秸秆。在役牛的饲养中,如果没有糜谷秸秆,光靠小麦秸秆是无法保证役牛正常生长的。役牛饲料的配比和饲喂方式也是有很长的传统,役牛饲料的配比是大麦60%,黑豆20%,油渣20%,小麦不能用做饲料。而牛饲料不能直接饲喂,而要拌水发酵,这个发酵时间大概在十个小时左右。我们把这个发酵过程叫“糠料”,基本上是早上糠晚上喂,或者晚上糠第二天早上喂。尽管这些传统的方式谈不上科学,但役牛生长的很健壮,很少出现生病的情况。而象一些役使中的牛,因为有饲料吃,虽然成天干重体力活,但一季役使下来,不仅不瘦,反而变得膘大肉肥。只不过每年饲草消耗量极大,这也是集体生产队要放养的原因。

包产到户以后,牛在饲养上仍是沿袭传统方式。但因很少种糜谷,缺少糜谷秸秆,尽管增加了饲料的量和喂料的时间,但耕牛的生长不如以前。有条件放养的仍能生长健壮,没条件放养的,因为吃不到含盐碱物的草,必须加喂一些盐。再后来全面实现了机械化。性畜退出农业生产舞台。役牛养殖曾一时变成肉牛养殖,但因为无法保证养牛的草料,尤其是不能保证传统草料的配合种类,即糜谷秸秆的供给,农户散养牛的方式彻底消失。我们这里也曾出现过一些专业的养牛人,这些养牛的人也以规模化和科学技术养殖,但不知什么具体原因,基本以赔个一干而净收场。到现在我们这里基本没有专业养牛的大户。

你好,感谢邀请,没有养过肉牛,但散养过高山小黄牛,经历过这些难题:

一,养殖牛遇到哪些难题

缺乏草料;本人在家里养了100多条小黄牛,因为我们那里是山区,植被比较茂盛,加上这些年出去务工的人比较多,所以也不会担心他遭踏庄稼,一般夏天和秋天都有草料,每天只用把牛牵出去在外面自己吃就行了,最难的就是春季的那一段时间,还有冬天,因为外面没有新鲜的草,家里存放的稻谷杆子,就是我们所说的稻草基本上被吃完了,所以这个时间比较头痛,但是后来有经验了,我们都会库存足够的稻草,然后把它存放在高一点的地方防止腐烂。

怕生病找不出来原因;以前在我乡下是有兽医的,现在医生也越来越少了,一般的常见病我们都有办法,就是怕遇到疑难杂症,牛受苦,人也跟着折腾跑上跑下找不到方法。

怕小牛生产不顺利;家里的大牛到了生小牛的时候,它具有一个不固定性,因为你不知道他是白天还是晚上把他生下来了,如果是白天有人看着还好,特别是晚上,你第二天到牛棚里去发现多了牛,但是母牛的牛拌子(生小牛时候的那一个大血块)有没有被拉出来,如果没有被拉出来那就很麻烦,炎症重的会有生命危险,有一年我家小牛出生以后就是因为拌子没生下来,最后是找医生到子宫里面把那个拿出来的,那头牛当时疼得都像死了一样。

担心牛肉卖不了一个好价钱我们自己养的黄牛肉一般都是过年的时候杀肉卖掉,牛肉的价格每年都波动很厉害,比如说今年,我们的市场零售价才卖到45元一斤,对于我们这些养殖户来说是亏本的,因为平时在养牛上面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个价格基本上都不赚钱。

二,怎么挑选健康的小牛?

小牛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看小牛的牙齿,以及牛角,以及骨骼健康,还有牛的身高,有经验的老农民,会用鞭子抽打一下,看看小牛的活力,是不是属于那种好动的,一般来讲,喜欢活动的牛会比其他的牛更加健康。

以上是我知道的一些个人观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的今日头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