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产养殖中使用蛭弧菌起什么作用?

蛭弧菌是寄生在某些细菌并导致其裂解的一类细菌,最早是由 德国的Stolp在土壤中发现的。蛭弧菌能防止或减少虾、蟹病害的发 展和蔓延,改善虾、蟹体内外环境,促进生长,增强免疫力。将蛭弧菌用于鱼类细菌性疾病的防治时发现,蛭弧菌对水体中的大肠杆 菌和其他致病菌有明显去除作用,并对氨氮和亚硝酸盐等有去除作用。用于河蟹养殖时发现,施用后水体中的COD、氨氮、硫化氢 等含量明显降低,与光合细菌混合使用来改善养殖水质环境,可使 COD、氨氮、硫化氢等都维持在较低水平。

到哪里学习宽体金线蛭的养殖技术

  养殖技术:
选择排灌方便,避风向阳处建池,池底宽一般3-5米,水深1米,长度一般50米以上。水温宜保持在20-30℃,10℃以下便停止摄食,过高也会影响生长
近年来,水蛭价格稳步上升,2006年11月上旬禹州药材市场报价为清水货价在190元左右,盐水货150元上下,市场上有商家对此品种较为关注。
  野生水蛭数量的大幅下降,为人工养殖水蛭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前景。
一、选址建池。
选择排灌方便,避风向阳处建池。池底宽一般3-5米,水深1米,长度一般50
米以上,一般因地势而定。池四周靠池壁用富含腐殖质的疏松沙质壤土建1米宽的平台,便于水蛭打洞产茧。
  中间为水面,平台高出水面约10-20厘米,平台应保持湿润。池子应设进水口和排水口。
一般要设一年生幼蛭池,二年生种蛭池,三年生种蛭池,四年生种蛭池等。池边要留草,池中有水草和藻类,每隔2米用瓦正反相叠从池底直至平台,一组两摞,供水蛭栖息及躲避高温、强光。
  池上口斜竖防逃网,可选用孔较粗的白色尼龙纱。支架选用窄铁板、钢筋或竹篾,使其端部下弯。在支架折弯部横向固定细铁丝,沿池口一周。防逃纱从外向里搭,纱端下垂25厘米,其中20厘米固定在支架下弯部上,5厘米自由下垂。该种方法可有效防止水蛭逃逸,是关键技术之一。
  
二、种蛭选择。
购买种蛭,最好到专业养殖场购买,也可人工捕捉野生种驯化作种。人工捕捉野生种可考虑在清晨、傍晚或晚上直接用手捕捉或用网捞捕,也可考虑放置瓦或竹桶等诱捕,
量大时可用鱼网捕捞。
  要选择健壮粗大,活泼好动,用手触之即迅速缩为一团的一年以上的成蛭作为种蛭,一般要求单个在20-30克左右。每公顷投种蛭450千克。一般繁殖三个季节,即应将种蛭淘汰。
三、投饵。
金线蛭主要吸食田螺、河蚬等的体液。
  田螺第一次投放一般按种蛭重量的2-3倍投入,每隔
30-45天须另行投入,投放量须根据田螺的空壳比来定,可达水蛭重量的4-6倍。田螺繁殖期与宽体金线蛭繁殖期相吻合,小水蛭即可吃到小螺蛳。每次投放螺蛳不宜过多,以免与水蛭争夺空。
  已死亡浮在水面上的螺蛳要及时清理。
四、水质调节。
水蛭对环境和水质要求不是太严。水温宜保持在20-30℃,10℃以下便停止摄食,过高也会影响生长。在污秽水中亦能生长,但人工养殖密度高,水质以保持清洁为好,要保证一定的溶氧量。
  7-8月水温高,要注意适当换水。
五、产茧与孵化。
产卵茧期,应尽量保持安静,不要惊动正在产卵的成蛭,以免出现空
茧。孵化期间,
应尽量避免在平台上走动,以免踩破卵茧。
  平台面要保持湿润,可覆盖一层水草;若碰到下雨天气要疏通溢水口,水面不能没过平台,保持差距3厘米左右。幼水蛭孵出后两三天内主要靠卵黄维持生活,3天后即可采食。初孵出的幼蛭主要吸食河蚬、螺蛳的体液,在一个河蚬的体内,会钻入10-100条幼水蛭。幼水蛭生长迅速,半个月后,平均增长达15毫米以上。
  
六、分池。
一般可考虑在7月上旬分池,即将已繁殖的种蛭移到种蛭池中,便于分档管理。密度一般掌握在70-100条/平方米。
七、越冬。
气温降至10℃以下,水至即停止取食,钻入泥土中或树叶层中冬眠。
  要选择个体大、生长健壮的留种。一般每公顷应留种375-450千克,集中投入种蛭池中越冬。可在池面上加盖稻草、麦秸、树木落叶等,以防冻并保持泥土湿润。
八、防天敌。
放种蛭前要用优质石灰彻底清池,除去虾、蟹及鲫鱼、泥鳅等杂鱼。
  用水
要过滤。另外,还应注意预防老鼠、青蛙、蟾蜍等天敌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