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水库又大又深,但鱼却越来越少,有人说是水涨缩太快鱼卵不能孵化,对吗?

发电水库是水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正是发电水库的蓄水才推动了水轮机的转动从而让水力发电机组正常的工作。从1878年,法国第一座水电站建成发电以后,水力发电逐渐成为了仅次于火力发电的第二大能源,而且相比较火力发电,水里发电不会产生污染大气的气体,是非常环保的能源产生方法。

不过,随着水电站越来越多,水利专家与生态专家的矛盾也越来越激烈,因为水利专家认为:水电站既能够发电,又能够拦洪泄洪,是利国利民的好工程,而生态专家认为:水电站的建立会影响水生生物,尤其是鱼类的生存。

在影响鱼类生存中,有一个说法是:发电水库的水涨缩太快导致鱼卵不能孵化,才使得水库中的鱼类越来越少的。那么这个说法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发电水库的鱼真的越来越少吗?水电站通常是建在大江大河之上的,因为只有这样的水体才拥有足够的深度和流量,比如我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发电工程-三峡大坝就是建在了长江的上游。下面我们就以长江的三峡大坝为例来看一下,这里鱼类的情况。

长江是我国的母亲河,也是世界第三长河,自古以来长江就为两岸的人提供了取之不尽的资源,所以在历史上早期的文明许多都在长江流域。长江中最丰富的就是鱼类资源了,据统计,长江中约有超过400种不同的鱼类,其中有156种为长江独有的鱼类。

由于长江流域中鱼类资源丰富,所以自古以来,长江就是我国主要的鱼类产地,尤其是在现代捕捞工具和需求下,曾经的长江每年鱼类捕捞量超过了几十万吨。我们来看一组数据,早在20世纪50年代,长江每年的捕捞量平均在43万吨,就这样持续了几十年后,到了80年代,在更多的人涌入长江捕鱼以及捕鱼工具的升级下,每年的捕捞量就下降到了20万吨左右,进入到21世纪初,年捕捞量持续的下降到了每年不足10万吨。

这并不是人们索取的少了,而是捕得太多了,压根就没有给鱼类繁衍生息的机会,人类无度的索取,不但让长江中的鱼量大幅度减少,还让许多珍稀的鱼类灭绝。

而三峡大坝是在1993年动工建设,到2009年竣工投产的,此时长江中的鱼类资源其实已经是告急。当然,水电站的建立对鱼类也起到了一定的负面作用,因为在人们疯狂捕捞下,鱼类的数量和种类本来就降到了冰点,此时水电站建立后,又把许多鱼类的自然通道给堵上了,这样使得本来就少的鱼类再次碎片化分布,繁殖的困难、基数的减少,让鱼类的处境雪上加霜。

因此,在发电站建立以前,其实鱼类资源就因为人为的过度捕捞岌岌可危,发电站建立之后,让它们的处境更加困难,所以发电水库中的鱼类确实经历过越来越少的阶段。

不过,鱼类曾经逐渐减少的原因并非水涨缩太快鱼卵不能孵化,因为鱼产卵时并非是随意排在水中,它们有的会把卵粘在水草上,有的会把卵粘在水底的岩石上,卵并非随波逐流的,这样只要鱼类不是在闸口处产卵,发电水库的水涨缩就对鱼卵没有什么威胁。

发电水库对鱼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小在水电站建立之初,人还没有意识去考虑对鱼类生存的影响,但是随着发电水库以及所在河流中鱼类资源的下降,目前这些弊端已经被修复了。

首先,现在几乎所有的发电水库都给鱼类修建了洄游通道,这一方面保证了有洄游习性的鱼类可以在繁殖期自由地穿梭,一方面让没有洄游习性的鱼类也有了交流的通道,解决了因为水利工程导致的鱼类分布碎片化的问题。

其次,如今的发电水库早已经不单单是发电了,它们既可以用于周围农田的灌溉,也可以防洪,更可以进行水产养殖。举个例子,在世界第五大河巴拉那河上有一座大型的水利工程-伊泰普水电站。这座水电站在建造之初,专家们就已经查清了消极影响,并且找到了克服的办法,在消极影响中就包含了水生态(水质、鱼类资源)。

所以,在建造伊泰普水电站时,专家们不但提前留好了鱼类的洄游通道,然后通过对鱼类的洄游训练,让它们形成洄游记忆,这样确保这些洄游的鱼类在繁殖期都能成功的回到繁殖地或者生活地。

之后,再根据发电水库中鱼类的特点、密度适当的投入不与原生鱼类冲突的养殖鱼类,就这样原本在伊泰普水电站水域中生存的176种鱼类均没有受到影响,而且养殖鱼类也获得了大丰收,去年,仅仅是从发电水库中,渔民就捕捞了超过130吨鱼。

除了伊泰普水电站外,我国的三峡大坝蓄水接近20年,如今也已经大变样了,除了洄游通道和对鱼类的洄游训练,我国还宣布了“长江十年禁渔期”,这就给了这里的鱼儿繁衍生息的机会,相信多年后,我们在长江依然会看到几十年前一网爆网的场景。

总结发电水库确实会被鱼类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它的影响就像是压到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那么骆驼真的是被稻草压倒的吗?答案是否定的。而我国野生水体内鱼类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就是连年的过度捕捞导致的,而发电站的建立只不过是让它们雪上加霜了而已。

而且发电水库的水涨缩并不能影响鱼卵的孵化,它只会把鱼类的分布碎片化以及隔断,但是现在有了洄游通道,发电水库对鱼类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小了,再加上国家的“禁渔令”,相信鱼儿们还能再现往日的风采。

发电水库又大又深,但鱼却越来越少,有人说是水涨缩太快鱼卵不能孵化,对吗?

水库的主要功能就是蓄水,所蓄的水要么用于发电要么用于灌溉或者饮用,当然也有可能是同时具备这几种作用,但不论如何对于大水库给我们普通人的印象就是里边的鱼多而且很大条或者是水库里的鱼特别好吃。

但对于大的水库鱼越来越少,有人说是水涨缩太快鱼卵不能孵化,对不对?踏火的看法是这个不一定对,鱼卵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弱,民间传说的千年草籽万年鱼籽就是最好的说法,正常情况下鱼产卵都会产在水草上或是别的漂浮物上,在这种情况下就算水位下降,其实对于鱼卵来说影响是没多大的,漂浮物先不说,对水草而言其是具有很好的保湿性能的,只要水草不晒干鱼卵照样能孵出鱼苗来,而水库发电时只要水位降到一定位时自然会关闸蓄水,因此对于鱼卵孵化影响不会太大。

水库的鱼出现减少很可能是下面这些因素所引起:饵料不够:如果水体中的天然饵料不够时,自然会影响到鱼类的生长和繁殖,要知道弱肉强食是无处不在的,饵料不足时这些鱼卵和鱼苗都是大鱼的适口性食物,同时繁殖出来的苗其成活率也会下降。

天敌所为:这个主要是周边的蛙、蛇之类的会吃掉一些水中的鱼卵和鱼苗,还有就是水库里可能有大的肉食性鱼类,这些鱼的最爱就是小鱼小虾了。

性成熟的大鱼数量减少:我们都知道鱼要繁殖产卵的话必须要性成熟才行,因为大多数水库会阻碍一些洄游性的鱼类游到上游产卵,这样会减少鱼苗的数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水库中的性成熟的鱼不多的话,就会更进一步影响到鱼苗的数量。浅水区不够:刚孵出来的小苗不宜在深水区活动,这样鱼苗会不停地在水中游无休息的地方,会苗会受不了,因此在自然水体中一般鱼苗都生活在浅水区,如果水库没有足够的浅水区的话,同样会影响到鱼苗的成活率。

以上仅为踏火个人经验见解,可供参考,更多的水产、水族类经验分享敬请关注踏火逍遥说鱼,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