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马齿怎么种?

一、海马齿怎么种?

种植法:喜肥沃湿润的土壤,怕干旱和积水,必须选择土质疏松,有机质丰富,排水、通气性能好,又有保水、保肥力的砂质壤土。酸碱度在pH值5.6—7.2范围均可种植,但以6.8~7.2的微酸性到微碱性的土壤较好。培养土可采用5份园土、3份垃圾土、2份砻糠灰,再加适量菜饼。或用4份马粪、4份园土、2份河砂、再加少量菜饼和骨粉。

繁殖方法:用播种或扦插法,春、夏、秋三季均适合繁殖育苗。

栽培要点:用海沙或河沙栽植为最佳,排水、光照需良好。春、夏、秋季为生长盛期,少量补给无机复合肥即能生长旺盛。性喜高温干燥,生长适温约为23~32℃。

应用价值:适合海滨绿化、护岸定沙、盆栽、作猪饲料。

二、2017年至2018年的猪价如何

小猪仔一般都是300-500,种猪价格要贵一些 还要看品种,比如约克夏 杜洛克 都不一样

一头猪如果是300斤的话,每个身体部分都有不同的价值,比如排骨有排骨的价格啊,腰间肉有腰肉的价格啊,猪蹄有猪蹄的价格

一头300斤的猪大概价格会在2400到4200之间,.大概来说3500左右吧.

请问2018年猪价会滴吗

2017年肥猪价格

三、求2009年猪肉价格变化表

猪及猪肉价格跌势进入警示区

自去年5月以来,猪及猪肉价格一路上涨,生猪收购每公斤平均价从10.2元涨到今年4月的最高16.87元,涨幅达65.4%;猪肉(胴体白条肉)每公斤平均销售价(批发价)从同期的15.86元,涨到同期最高25.68元,涨幅达61.9%。这一价格飞涨的攀升整整经历了12个月。

从今年5月开始,猪及猪肉的价格在逐月回落,及至近期数月来出现异常性急剧跌势。据资料显示,10月生猪收购平均价仅为12.61元/公斤;猪肉(白条肉)销售平均价为16.87元/公斤。仅在6个月时间里,生猪收购价比4月份的高位价猛跌了25.3%;猪肉(白条肉)销售价比4月份的高位价猛跌了34.3%。8到10月份呈急剧跌势,其3个月中生猪收购价跌幅高达12.9%,猪肉(白条肉)销售价跌幅高达27.3%。猪及猪肉这种购销价格暴跌,市场异常不能不引起高度关注。

一、跌势进入警示区

1、目前的价格水平已回落或跌入至去年飞涨初始时的界区水平线内。

据商务部信息数据显示,今年10月份全国生猪收购平均价为12.61元/公斤,这一价位水平,仅近似去年涨价风波的初始阶段的平均值12.46元/公斤(即去年6月平均价为11.8元/公斤,7月平均价为13.12元/公斤)。其中,全国已有8个区域:天津、河北、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山东、新疆(含兵团)的生猪收购价跌至或跌破去年6月份的价位(11.8元/公斤)水平线。

今年10月份全国猪肉销售平均价为16.87元/公斤,这一价位水平,仅为去年涨价风波初始阶段的平均值16.8元/公斤(即去年5月份平均价15.68元/公斤、6月平均价17.74元/公斤)。其中,全国已有8个区域: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吉林、福建、新疆(含兵团)的猪肉销售价跌至或跌破去年5月份的价位(15.86元/公斤)水平线。〔见2007-2008猪及猪肉市场价格变化表〕

生猪收购价和猪肉销售价跌入或跌破去年价格飞涨初始时的界区,其特点一是全面的、全国性的,二是有大产区,也有中心城市销区。

2、毛猪收购价格下滑后,养猪效益跌向警界区临界边际。

简单的比较方法,就是猪粮(玉米)比价(侧面反映养殖效益)。今年10月份的猪粮比已从去年第三季度8月份的8.24:1、第四季度8.14:1,今年第一季度9.48:1、第二季度9.49:1的高位效益跌至7.12:1,仅为涨价初始时的6月份水平线。〔见2007-2008猪粮比变化表〕

据反映,购销价格还在下滑,到这一临界区应该说将进入不良态势反映。

3、生猪及猪肉加工环节的毛白差率抵至最低水平。

全国10月份毛猪(生猪)收购平均价12.61元/公斤,企业猪白条肉批发平均价16.87元/公斤,其两者的差率仅为26%,这是去年以来的最低点(去年5月至今年8月差率水平在28-38%间)。一般正常情况下,毛白比的差率低于39%时,加工企业的效益处在黄色警界线内。〔见2007-2008毛白比变化表〕

毛白比差率的产生是由毛猪(生猪)收购到屠宰后的猪肉的出肉率而产生的价格转移形成的。我国的毛猪品种具多元化,有土种猪、二元杂交猪、三元杂交猪(内三元、外三元),形成了生猪出肉率的不同,大体为68%-69% ―70%-72%等次,由于出肉率不同形成了价格转移差率,也就是毛白差率过小必然会挤占屠宰加工企业的合理效益。以往企业是以内脏处理作为肉价的补偿,但是条件必须是内脏价或与肉价持平或略高,否则就要亏损了。在这种情况下,必然限制了企业收购增加和扩大再生产的积极性。据1720家企业资料反映,今年10月生猪收购已进入旺季,屠宰量虽保持了增长,但环比仅增长2.4%,其中北京、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江西、山东、河南、湖北、青海等地的屠宰量仍还处于下降状态。

4、企业收购生猪屠宰的单体均重在继续增加,并不是好现象。

据资料显示,10月份规模企业屠宰生猪的单体均重已达105.52公斤,比9月平均增加0.68公斤。单体均重超过百公斤的区域已达25个省、市、区(含兵团),有的区域如内蒙古、辽宁、黑龙江、浙江、安徽、江西、湖南、贵州、云南等收购屠宰的生猪单体均重超过110公斤以上。2006年我国生猪屠宰的平均单体均重为97.6公斤,在我国目前的饲养条件和管理水平下,这一重量是较合理的。2007年由于猪源不足,价格快速上涨,促成了加快出栏,因而屠宰的单体均重为87-90公斤。

目前,屠宰单体均重过量增加,是不是显示了好事?我们认为不一定是好事。但可从另一面透视到,养猪户(包括散养农户和养殖场)对这次生猪收购价格快速下滑没有思想准备和行动应对,他们还在企盼等待价格回高,导致迟缓出栏而使毛重增加。单体均重增加在一定意义上说是节约(按单头饲养计算)养殖成本,但从现价效益计算,却已铸成损失。同时,屠宰加工企业对由于猪只过肥,市场销售滞缓,又不敢大胆收购,如此以来,将对养殖户形成夹击之势。

二、原因分析

1、去年5月开始出现猪肉市场供求矛盾,猪及猪肉价格快速飞涨。之前普遍是仔猪价跌到10元/公斤左右,仔猪与肉价比率仅为77%,即仔猪价低于同期肉价差率高达23%(接近的合理价一般为1:1),所以出现减少母猪养量和宰杀母猪之势,据资料反映,此时的能繁母猪存栏仅为3300-3600万头,按每头母猪年成活仔猪14头计,应繁育生猪为4.62-5.04亿头,那么,全年的循环饲养量(2007年末存栏为4.4亿头)仅为9.02-9.44亿头,显然低于往年,供求缺口。由于政府及时采取了积极扶持生产,保护猪肉业核心生产力,对能繁母猪实行奖励性补贴和保险等多项政策,同时,仔猪价格也在飞升,仔猪价最高时全国平均达到38.23元/公斤,其仔猪价与猪肉价比率高达146%,仔猪价高于肉价的差率为46%,有效地刺激了养母猪的积极性。2007年7-8月开始能繁母猪出现第一次恢复,到今年初,能繁母猪饲养量达到4200-4400万头,按这一量计算,繁育仔猪的量应是5.88-6.16亿头(实际新增量只有1.26-1.12亿头),全年的循环饲养量将是9.28-10.56亿头;据资料反映,今年春节后直至5月份能繁母猪出现了第二波增量,已高达5100万头,占到存栏11%(正常8%左右),有些地区后备母猪与能繁母猪比例竟为1:1。按能繁母猪计算,其繁育量应是在7.14亿头(实际在第一次增量基础上再增1.26-0.9亿头),那么全年循环饲养量可为11.54亿头。据数据显示,仔猪价格的飞升直至5月后才呈现逐月回落,到10月已跌至20元/公斤左右,在以后的月份里还在继续下滑,仔猪价与猪肉价的比率为118%,即仔猪价高于猪肉价的差率已由最高时的46%降至为18%。

1、按生猪正常繁育水平,能繁母猪占存栏量8%左右,若生猪品种及饲养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这一比例还会降一点。如果能繁母猪真是已达了存栏量的11%水平量,很显然是过高了,必然形成产仔量过多,仔猪价格回落或快速下跌也是必然的,是对繁育母猪再增量的一种抑制。

2、如果上述测报数是有效的,那么从恢复角度出发,以全年的生猪饲养总量看也不算太多,因为11.54亿头总量也只是2005年的循环饲养量,10.56亿头也只是2007年的饲养量。

3、去年7-8月母猪第一次恢复生产,应在今年5月才能形成育肥猪出栏期,今年5月能繁母猪增速补进后的育肥猪出栏也只能是2009年第一季度末或二季度初形成育肥猪出栏高峰期,因此,今年5月以后由于肥猪出栏增加,价格回落一些也是合理的。但只从所增加的出栏数量看,价格如此大幅跌落,又显得不十分合理。有道是2009年第一季度末或二季度初将进入再一轮出栏高峰应是值得非常关注,此时毛猪价格还会进一步过度性滑落。

4、能繁母猪超平衡点,引起仔猪过剩造成仔猪价过快下滑,进而导致猪及猪肉价格下滑形成产业链的连锁反映。

5、消费在高价时形成的抑制心理及金融危机接踵的经济滑坡形成消费消极性,城乡猪肉消费市场没有明显拓展。

6、政府进口或沿海走私进口猪肉库存增加,并在价格降落的情况下,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到屠宰加工企业收购和储存猪肉的积极性。

总的印象:我国生猪出栏从第四季度开始进入较集中阶段,生猪的供应量和屠宰量将稳步增加。尽管第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含元旦和春节)是猪肉消费旺季,但在生猪供应压力和仔猪价格大幅下滑的情况下,预计生猪收购价和猪肉出厂价进一步下降的可能性较大。

三、建议及对策

“猪粮安天下”。如果政府不能采取果断的阻隔性导向政策,仔猪价、毛猪价、猪肉价跌落到再度过量宰杀繁育母猪,必然形成猪及猪肉链恶性循环状态。

1、能繁母猪虽然超过平衡点,可以适当抑制,但要适度,所以对繁育母猪的补贴及保险等奖励政策应作为长效机制,仍需继续坚持,但是,要改变“见母猪就补”的简单做法。能繁母猪既然是猪肉业的核心生产力,那么优良品种(繁育能力)及具有饲养控制力者,才是补助的首选对象,应不分系统和属性的重点补助和奖励那些集约化、规模化、具有备案条件的繁育及养殖场(企业),以弱化那种分散的、小量饲养的而一哄而上、一哄而下造成的波动风险。

2、政府的猪肉进口量要暂时适当控制或延缓,对沿海走私进口(含香港转口)猪肉要严厉打击。

3、尽早适时增加国家(包括各级政府)储备量,以应调节供需。

4、奖励(包括减轻赋费、贷款及融资等)屠宰加工企业多收一些,多储一些,并增加熟制品产量,扩大市场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