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发展现代养殖业

种草养兔要在牧草品种选择,合理安排茬口上多作思考。经验表明:兔比较喜爱的牧草有多花黑麦草、冬牧70黑麦、紫花苜蓿、苦卖菜、杂交狼尾草、菊苣、鲁梅克斯K-1杂交酸模等。此外,甘薯藤、花生藤、大根菜、胡萝卜、包菜、青菜等农副产品也是适宜喂兔的好饲料,可在养兔时综合利用。
  一般每0.067公顷牧草年产鲜草5000公斤左右,可常年养兔110只。为了使兔一年四季基本都能吃到青鲜饲草,必须合理安排种植茬口
种植药草作兔饲料添加剂。在种植牧草养兔的同时,也要选择种植一些药草,如大青叶、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车前草、紫花地丁、律草、马齿苋、艾蒿等。这些药草丰产性好,用来作兔日常饲料添加剂,既有营养又无副作用,还能调节兔机体免疫机能,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养鸭技术

  鱼鸭混养技术
  鱼鸭混养可充分利用水面,做到资源共享,良性循环,实现双丰收。其技术是:

  鱼鸭混养的池塘选择与设施建没

  一、池塘选择、建设。鱼鸭配套的池塘要选择在无污染的水质良好,水源充足,交通方便的地方。池塘东西走向长宽之比是2—3∶1,池基内坡1∶2—2.5,塘底要求平坦,可略向排水口的方向平缓倾斜,以利干塘。池塘面积3—7亩为好,水深2—3米,池塘设有分开进、排水和拦鱼设施。

  二、鸭棚选择建设。鸭棚应选择座北向南,地势较高,阳光充足,比较干燥,池埂坡度平缓,有利于稚鸭苗落塘上岸行走觅食的地方。冬季能密封保温,夏季能通风降温,雨季排洪排水良好。每间鸭棚面积120—150平方米,另设两个鸭群活动场所,一是网围鱼塘一角作为鸭群觅食生长活动场所,二是围鸭棚附近一段池基或池坡地面作为活动场。

  鱼鸭混养生产配置

  每亩投放鱼种50—60公斤,滤食性鱼类(鲢鳙)占70—80%,其它为杂食性鱼类,每亩水面配套养鸭80—100只,鱼种增重7—8倍,养殖亩产量可达400—500公斤。或是每亩投放鱼种75—85公斤,滤食性鱼类占70—80%,每亩养鸭150—200只,鱼种增重6—7倍,亩产量可达550—650公斤。也有的养殖罗非、奥杂、土鲮杂食性鱼占比例60—70%,其它是滤食性鱼类。根据长期的养殖生产实践经验,一般每养一只鸭一年可生产鱼类3公斤多,养殖户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用。

  鱼鸭混养饲养管理工作

  一、养鱼管理

  1、清塘消毒。鱼种下塘前,每亩1米水深用茶麸50公斤打碎泡水一日一夜后全塘泼洒,再用生石灰100公斤化水溶解全塘泼洒,7—10天毒性消失后可放鱼种养殖。

  2、鱼种消毒。鱼种落塘前,用3%食盐水浸浴鱼体表5分钟,杀灭细菌和寄生虫;草鱼种则注射疫苗进行免疫预防再落塘养殖。

  3、科学投喂。投饲要做到“四定”(定时、定质、定量、定点),要投喂量足,质好,适口的饲料,夏秋季可按鱼体总体重投喂3—5%,冬春季可投1—3%。

  4、水质管理。池水要保持肥、活、嫩、爽,透明度控制在30公分左右,池水PH值保持在7—8。

  5、鱼病防治。夏秋季每7—10天要换水一次,排放30厘米老水,灌入30—40厘米新水,保持水质相对稳定,每7—10天要用1ppm漂白粉化水全塘泼洒,或每亩1米水深用生石灰20公斤化水溶化全塘泼洒。适时开动增氧机,防止鱼类泛塘浮头。适时投喂药饵,增强鱼体抗病能力,促进生长。

  6、勤巡塘,做好防逃、防病、防汛、防盗等工作。

  二、养鸭管理

  1、科学饲养。做到饲料合理搭配,定时定量饲喂,不喂霉烂变质饲料,饮水清洁充足,温度、湿度、密度适宜,空气新鲜。

  2、防疫治病。一是搞好鸭棚清洁卫生,坚持消毒,清洗鸭棚,人不能随便进入鸭棚,消灭传染病源。二是饲养鸭30日龄时注射一次疫苗预防鸭瘟。70—80日龄时进行禽霍乱防疫。

  鸭良种及配套生产技术
  养鸭是我国畜牧生产的传统产业,饲养历史渊源流长,根据前人的考证,早在 3000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已开始驯化和饲养水禽,由于我国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及资源条件适宜饲养水禽,且鸭鹅具有早期生长快、饲养周期短、耐粗食,设备简单,抗逆性强和饲养效益高等特点,使水禽生产成为畜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我国劳动人民对鸭鹅肉、蛋等制品风味的特殊喜好,传统的烹调加工和消费习俗独具一格,使水禽具有广阔的市场和发展潜力;水禽不仅能提供大量肉蛋产品,还可生产优质羽绒及高营养价值的肥肝,为出口创汇提供新型的禽产品,所以大力发展水禽生产对丰富人民菜篮子和发展农村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鸭生产现状
  1.饲养量及分布
  世界水禽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不平衡性,据 FAO统计表明:亚洲是水禽分布最多的地区,2003年亚洲的鸭、鹅屠宰数分别占全世界鸭、鹅屠宰总数的88.85%和93.72%,欧洲占7.78%和3.46%,而非洲仅占1.10%和2.70%(中国家禽,2004,24期)。据报道,2004年底鸭存栏7.3亿只,屠宰量超过18亿只,占中国禽类总出栏的22%左右,保持7%-8%增长幅度(高于肉鸡5%增幅),已占全球2/3(第一位),可见我国是鸭生产第一大国,其中全国每小时生产10吨以上肉鸭配合饲料企业达到100家以上;已建成种鸭生产基地达600家(中国禽业导刊,2005)。我国鸭饲养区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华东、东南沿海、华北:四川、广东、江苏、福建、山东、浙江、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和广西等省市,除此,台湾也是鸭主产地,据统计,福建水禽总饲养量约达1.78亿只,占家禽饲养总量45.32%,人均占有量5.07只(鸭4.9只),列居全国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