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鸡养殖问题

雏鸡养殖问题

这个很简单。。。

每只需要的量X鸡苗数=总用药量,所以按大的总用量就行了

开始一般是加营养素,采取化水喂的,计算好总量化在水里就好了,另外就是药量只是参考,大概接近就可以了,因为化在水里,有得喝得多,有得喝得少,也是不平均的(壮苗和弱苗的区别),所以没那么准。。。

另外就是看喂什么药,雏苗应该都是营养素,所以建议加大50%,因为与空气接触和长时间留置(雏苗不可能马上喝完的)都会照成损耗。。。

至于饲料,雏苗我是建议直接用全价料,不建议用配合料,配合料喂鸡不容易均匀,大鸡没感觉,小鸡调节能力低,影响很大

育雏温度、湿度及通风换气:育雏温度以雏鸡背部高处温度为准,随着雏鸡的逐渐长大,育雏温度逐渐下降,一般第一周鸡背高处温度34~36℃、室温24~26℃,以后每周降低1~2℃,具体室温要根据气温、鸡舍种类和雏鸡的健康情况加以调整。育雏温度合适,则雏鸡食欲好、饮水有度,白天活泼好动,晚上安静无尖叫声,雏鸡均匀散布,伸长脖子,头贴地或头伸向翅膀安睡;温度偏低时,鸡群密集打堆,食欲差,不愿走动,常可听到雏鸡发出尖叫声;温度偏高时,雏鸡张口呼吸,饮水增加,并远离热源。育雏室的相对湿度在第一周内保持在65%~70%为宜,第二周降为55%~65%。随着雏鸡的生长、室内温度的下降,鸡的采食、饮水和排粪量的增加,要注意降低湿度以防止粪便污染及病原菌的繁殖,同时要注意打开育雏室的窗户,加强通风换气。

怎样把鸡苗养好,多赚钱,养殖这个行业怎么样?

对啊,养殖鸡苗投入很大,风险相对也比较大,尤其是刚出壳的小鸡一定要掌握好温度。

养殖这个行业还不错。

养殖鸡的注意事项

一、鸡舍注意不用红色光

使用红色灯光会抑制发育阶段的雏鸡和青年鸡的生长,推迟其性成熟,导致开产晚;红光灯能使种公鸡的性功能受抑,使种蛋受精率低。

二、鸡缺钙注意不喂生蛋壳

蛋壳内外常附有细菌和病毒,鸡吃后易得胃肠病或传染病。

三、驱虫注意不使用敌百虫

敌百虫为广谱兽用驱虫药,对猪牛羊等大家畜均安全有效,而鸡应禁用。原因是:敌百虫属于有机磷药物,鸡嗉囊内多为碱性环境。敌百虫在碱性液态中,可生成挥发性很强的敌敌畏,鸡服敌百虫后最易导致中毒。鸡驱虫时一般选用驱虫灵或左旋咪唑片,效果很好。

四、免疫期注意不使用消毒药

有的养鸡户在免疫接种期间,用消毒药饮水、拌料,结果使免疫失败,鸡群发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消毒灵、强力碘、抗毒威、复合酚等消毒药,对鸡舍环境和鸡体的多种病原微生物具有较强的杀灭作用,出现免疫失败的后果。因此使用消毒药要在鸡免疫接种前后2天停用。

五、注意不把鸡、鸭、鹅混养

一是混养易造成疫病的互相传播,如鸭、鹅也能感染新城疫病毒,在一般情况下,病毒潜伏于鸭鹅体内,成为带毒者,不表现任何症状。若与鸡混养在一起,极易将病毒传染给鸡,导致鸡发生新城疫。二是鸡鸭鹅混养在一起,会使饲料利用率降低,因它们对饲料的要求不一样,如果同喂一种料,必然造成饲料利用率降低,浪费饲料。三是鸭鹅叫声大,而鸡喜欢安静,如果混养在一起,鸡受惊吓而影响产蛋量。四是鸭鹅为水禽,喜水,而鸡喜干燥,在饲养场地潮湿的情况下,鸡易发病,所以三者不宜混养。

六、圈舍注意不使用垫草木灰

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与鸡粪混在一起容易起化学反应,生成氨气。直接刺激鸡的呼吸道,轻者可使鸡呼吸道分泌物增加,生长发育受阻,产蛋率下降,重者引起喉头水肿,出现坏死性支气管炎、肺出血等急性病症,甚至造成死亡。

七、产蛋高注意不打预防针

鸡进入产蛋期,其机体的生理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这时如给鸡注射疫苗或菌苗,会打乱其规律,使产蛋下降或患呼吸道病。再者,鸡在产蛋期没有一个安静的环境,给鸡打针会因受恐惧患应激综合症,导致产蛋减少,食欲下降。给鸡打防疫针最好是在开产前或停产后进行。

养好是个关键 也是技术活 鸡养殖问题多多 一旦出现病情容易大片的死 所以卫生是最重要的 其次饲料 纯粹的加工饲料养出来的鸡 市场太多 价格提不高 可以考虑 鸡的品种 或特色养殖

(1)

严格控制育雏室内的温度。1~2天的小鸡温度为35摄氏度~33摄氏度,1周龄33~30摄氏度,2周龄30~28摄氏度,3周龄28~26摄氏度,4周龄26~24摄氏度,5周龄24~21摄氏度,6周龄为21~18摄氏度,7~20周龄18~16摄氏度。

(2) 通风换气,由于雏鸡的新陈代谢旺盛,呼吸快,温度高,要定时通风换气,减少舍内水汽、尘埃和微生物。

(3) 控制密度,地面平养模式在1~2周龄在40~35只/平方米为宜,3~4周龄在30~25只/平方米为宜,

5~7周龄在25~15只/平方米为宜.

(4)

光照是影响鸡体生长发育的最重要因素,12周龄以后的光照时间对育成鸡性成熟的影响比较明显,10周龄以前可保持较长的关照时间,使鸡体采食较多饲料,获得更好的生长。

家有万贯带毛的不算

必须控制好疾病 ,不然有几万只三两天也能死光!!

谨慎